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干粉吸入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干粉吸入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干粉吸入器中气流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干粉吸入器存在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干粉吸入器的原理分析及数学模型研究 | 第16-3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产品机遇及功能要素分析 | 第16-19页 |
2.2.1 目标用户定位及产品机遇描述 | 第16-17页 |
2.2.2 基于人机原则的功能要素分析 | 第17-19页 |
2.3 干粉吸入器的设计方案分析 | 第19-23页 |
2.3.1 使用流程分析及元件规划 | 第19-20页 |
2.3.2 干粉吸入器的结构原理分析 | 第20-23页 |
2.4 基于人机原则的功能分配及数学模型建立 | 第23-33页 |
2.4.1 基于安全性的子模块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2.4.2 基于工作效率的子模块模型构建 | 第27-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控制模型的干粉吸入器结构参数仿真 | 第34-5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参数仿真过程及调整目标确定 | 第34-35页 |
3.3 干粉吸入器的控制模型建立 | 第35-40页 |
3.3.1 子模块的控制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3.3.2 干粉吸入器总体控制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3.4 基于 Simulink 模块的结构参数调整 | 第40-50页 |
3.4.1 结构参数的初始设定 | 第40-41页 |
3.4.2 子模块模型仿真及结构参数调整 | 第41-47页 |
3.4.3 干粉吸入器的总体仿真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药剂分散管道的结构分析与流体仿真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分散管道的结构分析与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4.3 药剂分散效果及气体湍流的数学描述 | 第53-55页 |
4.3.1 药剂扩散与分离效果的数学描述 | 第53-54页 |
4.3.2 求解湍流问题的控制方程组 | 第54-55页 |
4.4 管道内气流的仿真分析及结构对比 | 第55-60页 |
4.4.1 进气管尺寸参数的特性分析 | 第55-58页 |
4.4.2 管道结构的分析对比及结构改进 | 第58-60页 |
4.5 分散管道中的药剂粒子模拟 | 第60-64页 |
4.5.1 粒子动力学模型描述 | 第60-61页 |
4.5.2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粒子轨迹跟踪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