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李昌奎案评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李昌奎案简述 | 第9-10页 |
第二节 李昌奎案再审引发的思考 | 第10-14页 |
一、案件再审引发的争议 | 第10-11页 |
二、案件暴露之制度性问题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对我国再审事由的评析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再审事由概述 | 第14-15页 |
一、再审概述 | 第14页 |
二、再审事由的定义和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再审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简评 | 第15-16页 |
一、既判力理论概述 | 第15页 |
二、中国再审制度设计理念分析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现行刑事再审事由的综述和评析 | 第16-18页 |
一、裁判“确有错误”的分析 | 第17页 |
二、再审理由之简评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比较法视角分析再审事由 | 第18-23页 |
一、操作性层面 | 第18-19页 |
二、关注点层面 | 第19-20页 |
三、职务不当和程序违法层面 | 第20-21页 |
四、法律适用错误层面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再审事由的重构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反思刑诉指导思想,贯彻人权保障理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区分有利于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事由 | 第24-27页 |
一、将两种再审事由明确化,严格限制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 第25-26页 |
二、配套措施上,保障上述两种不同的再审进行 | 第26页 |
三、不能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明确程序违法事由,严格规范职务犯罪 | 第27-29页 |
一、程序违法事由方面 | 第27-28页 |
二、职务违法方面 | 第28-29页 |
第四节 限制法律适用错误的再审事由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