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0-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5-18页 |
2.2.1 主要设备 | 第15-16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2.2.3 Elispot 试剂盒 | 第16-17页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7-1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2.3.1 IFN-γ斑点水平的检测 | 第18-20页 |
2.3.2 肝病理穿刺 | 第20-21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29页 |
3.1 不同免疫状态下 IFN-γ斑点水平的表达 | 第23-26页 |
3.1.1 HBsAg 刺激物与 PBMC 孵育后产生的 IFN-γ斑点水平的基本描述 | 第23-24页 |
3.1.2 HBsAg 刺激物产生 IFN-γ斑点水平在不同免疫状态之间的比较 | 第24页 |
3.1.3 IFN-γ斑点水平与血清 ALT 之间的相关性描述及分析 | 第24-26页 |
3.2 肝穿刺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 第26-28页 |
3.2.1 肝穿刺成功率 | 第26页 |
3.2.2 肝穿刺病理结果 | 第26-28页 |
3.3 IFN-γ斑点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相关比较 | 第28页 |
3.4 抗病毒治疗前后 IFN-γ斑点水平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9-35页 |
4.1 ELISPOT 技术的应用 | 第29页 |
4.2 慢性乙肝特异性 IFN-γ斑点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第29-31页 |
4.3 IFN-γ斑点水平在低水平 ALT 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抗病毒时机的研究 | 第31-3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5.1 结论 | 第35页 |
5.2 展望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