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0-11页
前言第11-14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1-12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2-14页
1.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4-19页
    1.1 资料来源第14页
    1.2 入选标准第14页
    1.3 排除标准第14页
    1.4 诊断标准第14页
    1.5 分组方法第14-15页
    1.6 试验材料第15页
        1.6.1 主要试验仪器第15页
        1.6.2 主要试剂第15页
    1.7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7.1 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第16页
        1.7.2 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第16页
        1.7.3 细胞因子浓度测定第16-17页
            1.7.3.1 试验原理第16页
            1.7.3.2 检测步骤第16-17页
        1.7.4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Gensini评分第17页
    1.8 统计学分析第17-18页
    试验程序总结第18-19页
2. 结果第19-25页
    2.1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第19-20页
    2.2 冠心病患者瘦素与脂联素浓度与Gensini评分第20-21页
        2.2.1 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第20页
        2.2.2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第20页
        2.2.3 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第20-21页
    2.3 服药前两观察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第21-22页
    2.4 服药后两观察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第22-25页
3. 讨论第25-31页
    3.1 瘦素与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第25-27页
        3.1.1 瘦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第25-26页
        3.1.2 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第26-27页
    3.2 他汀类药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第27-29页
        3.2.1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第27页
        3.2.2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第27-29页
    3.3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第29-31页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36-37页
综述第37-54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47-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校正Q-T间期延长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下一篇:钙通道阻断剂对低钾状态下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