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第一章 Tat-SmacN7融合肽对食管癌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毒性和辐射增敏作用 | 第16-3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6-19页 |
1.1.1 细胞株 | 第16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1.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第16-18页 |
1.1.4 细胞培养耗材 | 第18页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1.2.1 多肽合成及纯化 | 第19页 |
1.2.2 操作前准备 | 第19页 |
1.2.3 细胞培养 | 第19-21页 |
1.2.4 Tat-SmacN7融合肽进入细胞的能力的检测 | 第21-22页 |
1.2.5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Tat-SmacN7对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性 | 第22-23页 |
1.2.6 WST-1测定Tat-SmacN7药物毒性 | 第23-24页 |
1.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24-25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5-34页 |
1.3.1 Tat-SmacN7融合蛋白的合成及纯化 | 第25-27页 |
1.3.2 Tat-SmacN7融合肽进入细胞的能力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1.3.3 Ec109细胞和H460两种细胞分别对照射的敏感性 | 第28-29页 |
1.3.4 Ec109细胞和H460两种细胞对Tat-SmacN7的敏感性 | 第29-30页 |
1.3.5 细胞克隆实验检测Tat-SmacN7对两种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 | 第30-32页 |
1.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评价Tat-SmacN7对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 | 第32-34页 |
1.4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二章 Tat-SmacN7 Ec109和 H460细胞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 | 第36-5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6-43页 |
2.1.1 细胞株 | 第3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6-38页 |
2.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第38-42页 |
2.1.4 细胞培养耗材 | 第42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3-50页 |
2.2.1 细胞的培养 | 第43-44页 |
2.2.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Smac/DIABLO、XIAP等蛋白表达 | 第44-46页 |
2.2.3 RT-PCR检测caspase-3、-8和-9的mRNA表达 | 第46-47页 |
2.2.4 Bradford法测蛋白浓度 | 第47页 |
2.2.5 ELISA检测caspase-3、-8和-9的活性 | 第47-48页 |
2.2.6 细胞克隆实验观察z-VAD-fmk 对 SM-164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 | 第48-49页 |
2.2.7 统计学方法 | 第49-5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50-55页 |
2.3.1 肿瘤细胞内XIAP表达与Tat-SmacN7辐射增敏作用的关系 | 第50-51页 |
2.3.2 Tat-SmacN7的辐射增敏作用与caspase的活性和表达相关 | 第51-53页 |
2.3.3 caspase抑制剂抑制Tat-SmacN7的辐射增敏作用 | 第53-55页 |
2.4 讨论 | 第55-58页 |
第三章 Tat-SmacN7抗肿瘤效应的体内实验 | 第58-7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8-63页 |
3.1.1 动物、细胞 | 第58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3.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第58-62页 |
3.1.4 动物、细胞培养耗材 | 第62页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6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63-67页 |
3.2.1 多肽合成及纯化 | 第63页 |
3.2.2 操作前准备 | 第63-64页 |
3.2.3 细胞、动物培养 | 第64页 |
3.2.4 肿瘤细胞体内致瘤性实验 | 第64-65页 |
3.2.5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第65页 |
3.2.6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65-66页 |
3.2.7 统计学处理 | 第66-6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7-70页 |
3.3.1 Tat-SmacN7联合γ射线对食管癌Ec109细胞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2 Tat-SmacN7联合γ射线对食管癌Ec109细胞裸鼠体重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3 不同处理组瘤组织中Smac、XIAP的蛋白表达 | 第69-70页 |
3.4 讨论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综述 | 第7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缩略词表 | 第90-92页 |
在读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