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试剂论文--临床诊断用试剂论文

新型MRI造影剂的研制及基于磁性弛豫开关技术的分子诊断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8页
    1. 引言第12页
    2. 磁共振成像技术第12-14页
    3.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第14-43页
        3.1. 造影剂概述第14-15页
        3.2.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原理与分类第15-19页
            3.2.1. 质子弛豫第15-16页
            3.2.2. T_1、T_2与成像信号强度的关系第16-17页
            3.2.3. 造影原理及造影剂分类第17-19页
            3.2.4. 弛豫率与弛豫度第19页
        3.3. T_2造影剂的研究进展第19-28页
            3.3.1. 高质量MNP第20-21页
            3.3.2. 尺寸效应及元素掺杂第21-22页
            3.3.3. 合金型磁性纳米颗粒第22-23页
            3.3.4. 多功能化表面修饰第23-24页
            3.3.5. 靶向性修饰第24-26页
            3.3.6. 复合型多功能T_2造影剂第26-28页
        3.4. 磁性弛豫开关第28-33页
            3.4.1. 原理第28-29页
            3.4.2. MRSw的应用第29-33页
        3.5. T_1型造影剂的研究进展第33-43页
            3.5.1. 小分子配位化合物第33-36页
            3.5.2. 载体负载型T_1造影剂第36-39页
            3.5.3. 无机纳米材料T_1造影剂第39-43页
    4.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8页
第二章 基于超微小碱性碳酸钆纳米颗粒的T_1造影剂第58-74页
    1. 引言第58-59页
    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2.1. GHC-1的合成第59-60页
        2.2. 表征第60页
        2.3. 弛豫时间的测定及体外成像第60页
        2.4. 稳定性测试第60-61页
        2.5. 细胞培养及毒性测试第61页
        2.6. 小动物MRI第61页
        2.7. ICP-AES分析第61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1-70页
        3.1. GHC-1的合成和表征第61-64页
        3.2. 弛豫度测定第64-67页
        3.3. 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测定第67-68页
        3.4. 动物体内增强MRI应用以及代谢分析第68-70页
    4. 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第三章 结合T_1造影和荧光成像的双功能探针第74-96页
    1. 引言第74-75页
    2. 实验部分第75-79页
        2.1. 试剂和仪器第75-76页
        2.2. Gd-AuNC的合成第76页
        2.3. 7.8nm的AuNP负载Gd~(3+)的合成第76-77页
        2.4. Gd~(3+)-CP配位化合物第77页
        2.5. 量子产率第77页
        2.6. Gd-AuNC的电泳分析第77页
        2.7. 弛豫时间测定和样品管内的MRI成像第77-78页
        2.8. 细胞培养和毒性分析第78页
        2.9. 共聚焦荧光成像第78页
        2.10. 动物体内MRI成像第78-79页
        2.11. 脏器中的Gd含量分析第79页
        2.12. 尿液代谢研究第7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9-91页
        3.1. Gd-AuNC的合成与表征第79-81页
        3.2. 光学性质和造影能力第81-83页
        3.3. 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第83-85页
        3.4. 细胞标记第85页
        3.5. 对动物体的MRI成像以及Gd-AuNC在各脏器中的分布第85-91页
    4.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第四章 DNA分散的磁性纳米颗粒在检测Hg~(2+)中的应用第96-110页
    1. 引言第96-98页
    2. 实验部分第98-100页
        2.1. 材料和仪器第98-99页
        2.2. CAMNPs的合成第99页
        2.3. 荧光测定第99页
        2.4. T_2时间的测定第99-100页
        2.5. Hg~(2+)测定第100页
        2.6. 实际样品中的Hg~(2+)测定第10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00-107页
        3.1. CAMNPs的合成及表征第100-101页
        3.2. ssDNA在CAMNPs上的吸附第101-104页
        3.3. 检测Hg~(2+)第104-107页
    4. 小结第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第五章 核苷酸分散的磁性纳米颗粒对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第110-122页
    1. 引言第110-111页
    2. 实验部分第111-113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11页
        2.2. 合成油酸包裹的纳米颗粒第111-112页
        2.3. 水相转换第112页
        2.4. 紫外-可见吸收测定第112页
        2.5. T_2弛豫时间的测定第112-11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13-119页
        3.1. CAMNPs的合成和表征第113页
        3.2. 核酸在纳米颗粒上的吸附第113-117页
        3.3. 检测CIAP第117-119页
    4. 小结第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122-128页
    1. 论文总结第122-123页
    2. 工作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反射望远镜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及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