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中国黄淮海地区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遥感反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1页
    1.1 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方法评述第8-19页
        1.2.1 国内外蒸散发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遥感估算区域蒸散发的原理及应用第9-16页
        1.2.3 遥感模型估算蒸散发存在的重点问题第16-19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第21-27页
    2.1 研究区域简介第21页
    2.2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第21-27页
        2.2.1 MODIS 遥感数据选取及预处理第22-25页
        2.2.2 气象数据及其预处理第25页
        2.2.3 模型验证数据第25-27页
第三章 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时间边界的确定第27-32页
    3.1 地表温度-植被指数/覆盖率梯形第27-28页
    3.2 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梯形实际边界的确定第28-32页
        3.2.1 梯形上边界的算法第29-31页
        3.2.2 梯形下边界的算法改进第31页
        3.2.3 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梯形实际边界的算法总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可操作二层遥感模型的蒸、散发反演第32-38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混合像元排序对比法(PCACA)第32-34页
        4.2.1 PCACA 算法的物理基础第32-33页
        4.2.2 梯形理论干湿边的定位第33-34页
    4.3 净辐射通量的分解和能量分层切割第34-35页
    4.4 关键参数的计算和获取第35-38页
        4.4.1 空气动力学阻抗第35-36页
        4.4.2 地表反照率第36页
        4.4.3 天空等效温度第36-37页
        4.4.4 饱和水汽压差第37-38页
第五章 黄淮海地区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时空分布及分析第38-50页
    5.1 混合像元地表温度的分解及组分温度与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第38-39页
    5.2 模型估算结果的验证第39-42页
    5.3 月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第42-49页
        5.3.1 黄淮海地区蒸散量与作物生长期的关系第45页
        5.3.2 蒸散量与叶面积指数的时空一致性第45-46页
        5.3.3 人类活动对蒸散发的影响第46页
        5.3.4 植被蒸腾(T)及其占总蒸散量(ET)的比例分析第46-49页
    5.4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主要结论第50页
    6.2 创新点第50-51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顶张力立管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石油污染物降解菌种鉴定及其协同作用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