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动态关系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1 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第7-8页
        1.1.2 可再生能源消费现状第8页
    1.2 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框架第8-10页
    1.3 论文创新点第10-11页
    1.4 本章小结第11-12页
第二章 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文献综述第12-16页
    2.1 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研究现状第12-13页
        2.1.1 碳排放相关文献分析第12-13页
        2.1.2 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相关文献分析第13页
    2.2 碳排放强度的研究综述第13-16页
        2.2.1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文献第13-15页
        2.2.2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第15-16页
第三章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模型理论第16-27页
    3.1 平稳性检验第16-17页
    3.2 协整分析第17-19页
    3.3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19-22页
        3.3.1 模型定义和表达式第19-20页
        3.3.2 AR 根图第20页
        3.3.3 VAR 模型的特点第20-22页
    3.4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22-26页
        3.4.1 脉冲响应函数第22-24页
        3.4.2 方差分解第24-26页
    3.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动态分析第27-49页
    4.1 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关系分析第27-37页
        4.1.1 数据选取和处理第27-28页
        4.1.2 ADF 检验结果分析第28-29页
        4.1.3 AEG 两步法结果分析第29-30页
        4.1.4 VAR 模型分析第30-32页
        4.1.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过程第32-34页
        4.1.6 方差分解第34-37页
    4.2 基于产业结构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关系分析第37-47页
        4.2.1 碳排放强度概念与变量第37-38页
        4.2.2 数据选取和处理第38页
        4.2.3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分析第38-40页
        4.2.4 VAR 模型构建及分析第40-44页
        4.2.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44-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49-53页
    5.1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第49-51页
    5.2 论文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搅拌造粒—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锶、铁、镍废水
下一篇:男西装袖子结构设计方法改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