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配电自动化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 第13-19页 |
1.2.1 配电网自动化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配电自动化旳发展阶段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调研 | 第16-19页 |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经验与反思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工作原理及通信方案 | 第22-35页 |
2.1 FA 的主要实现方式 | 第22-24页 |
2.1.1 主站全自动方式 | 第22页 |
2.1.2 主站半自动方式 | 第22页 |
2.1.3 智能分布式 | 第22-23页 |
2.1.4 重合器方式 | 第23页 |
2.1.5 四种 FA 主要技术指标比对 | 第23-24页 |
2.2 世博园区及高可靠性示范区所采用的 FA 动作原理 | 第24-25页 |
2.3 世博园区及高可靠性示范区 FA 的通信方案 | 第25-26页 |
2.4 相关设备配置及功能 | 第26-35页 |
2.4.1 110kV 变电站配置设备 | 第26-28页 |
2.4.2 K 型站配置设备 | 第28-29页 |
2.4.3 从载波机 JLZ-01S | 第29页 |
2.4.4 智能报警板 SEDA-ALM | 第29-30页 |
2.4.5 微机组合信号装置 JZX-S | 第30-31页 |
2.4.6 WX 型站及 WH 型站配置设备 | 第31页 |
2.4.7 故障指示器 ALPHA M 和 ALPHA E | 第31-32页 |
2.4.8 WX 型站配电故障诊断自动化装置 JLG-02WX | 第32-33页 |
2.4.9 UPS(含蓄电池) | 第33-35页 |
第三章 FA 设备巡查检验制度事故处理原则 | 第35-40页 |
3.1 设备巡查检验制度 | 第35-36页 |
3.1.1 110kV 变电站内设备巡查检验制度 | 第35页 |
3.1.2 K 型站内设备巡查检验制度 | 第35页 |
3.1.3 WX 型站设备巡查检验制度 | 第35-36页 |
3.1.4 调度主站自动化及通信设备巡查制度 | 第36页 |
3.2 设备常见缺陷及处理 | 第36-38页 |
3.2.1 110kV 变电站内设备常见缺陷及处理 | 第36页 |
3.2.2 10kVK 型站内设备常见缺陷及处理 | 第36-37页 |
3.2.3 10kV WX 型站和 WH 型站内设备常见缺陷及处理 | 第37页 |
3.2.4 遥控、遥信失败及处理 | 第37-38页 |
3.3 FA 动作后的调度事故处理程序 | 第38页 |
3.4 现场人员职责 | 第38-39页 |
3.5 FA 系统本身发生故障的几种情况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FA 的实施运用情况 | 第40-43页 |
4.1 FA 在世博浦东园区的应用情况 | 第40-41页 |
4.2 FA 在高可靠性示范区的实施情况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FA 实施后的效益分析及推广前景 | 第43-46页 |
5.1 FA 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 第43页 |
5.2 FA 在浦东电网推广前景 | 第43-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6-47页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46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