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刑法规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绪言第8-12页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页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0-12页
1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概述第12-19页
    1.1 虚假诉讼的概念第12-13页
    1.2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13-16页
        1.2.1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概念第13-14页
        1.2.2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特征第14-16页
    1.3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类型第16-19页
        1.3.1 侵害财产权利型和侵害财产利益型第16-17页
        1.3.2 被害人知晓型与被害人不知晓型第17页
        1.3.3 全部虚构型与部分虚构型第17-19页
2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定性第19-33页
    2.1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刑法规制现状第19-21页
        2.1.1 缺乏统一明确的立法指导第19页
        2.1.2 司法实践出现较大的分歧第19-21页
    2.2 当前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定性抉择第21-27页
        2.2.1 侵害财产权利型的定性第21-25页
        2.2.2 侵害财产利益型的定性第25-27页
    2.3 增设新罪是规制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理想选择第27-33页
        2.3.1 增设新罪的合理性第28-31页
        2.3.2 增设新罪的必要性第31-33页
3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入罪的立法建议第33-37页
    3.1 罪名的确立第33-34页
    3.2 罪名的体系位置第34-35页
    3.3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财行为的犯罪既遂形态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贿赂犯罪的发展趋势和治理方式
下一篇: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区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