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3 铁矿石定价模式及其理论分析 | 第18-36页 |
3.1 铁矿石定价模式介绍 | 第18-28页 |
3.1.1 长期协议定价模式 | 第19-22页 |
3.1.2 现货交易定价模式 | 第22-24页 |
3.1.3 季度指数定价模式 | 第24-26页 |
3.1.4 期货交易定价模式 | 第26-28页 |
3.2 不同定价模式的比较 | 第28-30页 |
3.2.1 长期协议定价模式与季度指数定价模式的比较 | 第28-30页 |
3.2.2 定价模式调整前后现货市场的比较 | 第30页 |
3.3 铁矿石寡头垄断定价经济学分析 | 第30-33页 |
3.4 定价模式对中国铁矿石进口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3.4.1 定价模式对中国买方地位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2 定价模式对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不同定价模式之下中国铁矿石进口格局分析 | 第36-44页 |
4.1 中国铁矿石供需分析 | 第36-38页 |
4.1.1 中国铁矿石供给分析 | 第36-37页 |
4.1.2 中国铁矿石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4.2 不同定价模式之下中国铁矿石进口格局变化 | 第38-42页 |
4.2.1 铁矿石进口对外依存度分析 | 第38-40页 |
4.2.2 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别分析 | 第40-41页 |
4.2.3 铁矿石进口价格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定价模式对中国铁矿石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0页 |
5.1 定价模式对中国买方地位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46页 |
5.2 定价模式对中国铁矿石定价权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6-49页 |
5.2.1 定价权优劣的衡量方式 | 第47页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7-48页 |
5.2.3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对策 | 第50-55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0页 |
6.2 改善铁矿石进口局面的对策 | 第50-55页 |
6.2.1 发展现货交易平台,做好现货市场交易 | 第51-52页 |
6.2.2 整合钢铁产业,规范铁矿石交易活动 | 第52-53页 |
6.2.3 发展钢铁指数,积极参与指数定价 | 第53页 |
6.2.4 建立铁矿石期货市场,打造中国铁矿石定价中心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