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的概述 | 第12-24页 |
一、 群体纠纷概述 | 第12-15页 |
二、 民事群体纠纷频发的原因以及现有解决机制 | 第15-17页 |
三、 民事群体诉讼的价值与功能 | 第17-19页 |
四、 民事群体诉讼的域外制度比较 | 第19-24页 |
(一) 各国群体诉讼制度设置的共性 | 第19-22页 |
(二) 各国群体诉讼制度设置的区别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民事群体诉讼运行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一、 Q 市群体性案件的素描勾勒 | 第24-25页 |
二、 Q 市群体性案件的计量分析 | 第25-26页 |
三、 Q 市中级人民法院处理群体性案件的方式研讨 | 第26-30页 |
四、 Q 市中级人民法院处理群体纠纷案件的角色扮演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民事群体诉讼运行现状成因分析 | 第33-41页 |
一、 司法政策成因 | 第34-36页 |
二、 绩效考核成因 | 第36-37页 |
三、 制度建设成因 | 第37-38页 |
四、 社会背景成因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民事群体诉讼制度完善路径 | 第41-49页 |
一、 创造群体诉讼适用的法治条件 | 第41-42页 |
二、 群体诉讼制度的具体完善 | 第42-46页 |
(一)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完善 | 第42-45页 |
(二) 推进“模型诉讼”办案模式制度化建设的转变 | 第45-46页 |
三、 建立多元化群体纠纷解决机制,让民事群体诉讼制度不再孤立无援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附件: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