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广州猎德城中村改造与村民利益模式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1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2-23页
第2章 城中村改造相关理论及改造模式第23-33页
    2.1 城中村概述第23-26页
        2.1.1 城中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2.1.2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第24页
        2.1.3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2.2 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基础第26-28页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6页
        2.2.2 公平理论第26-27页
        2.2.3 城市政体理论第27页
        2.2.4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第27-28页
    2.3 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分析第28-33页
        2.3.1 政府主导型模式第28-30页
        2.3.2 村民主导型模式第30-31页
        2.3.3 开发商主导型模式第31-33页
第3章 广州猎德村改造概况第33-39页
    3.1 改造前的猎德村概况第33-35页
        3.1.1 地理位置第33页
        3.1.2 人口情况第33页
        3.1.3 收入分析第33-34页
        3.1.4 建筑格局第34-35页
        3.1.5 历史文化第35页
    3.2 改造的总体情况第35-37页
    3.3 猎德村改造的难点第37-39页
        3.3.1 村民对安置补偿期望过高第37页
        3.3.2 违章建筑如何解决第37页
        3.3.3 区位优势明显,城中村改造压力巨大第37-38页
        3.3.4 城中村改造使社会矛盾极易激化第38-39页
第4章 广州猎德村改造与村民利益保护第39-55页
    4.1 猎德村民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分析第39-42页
    4.2 猎德村改造中村民损益分析第42-46页
        4.2.1 改造带给村庄和村民的收益第42-43页
        4.2.2 改造带给村庄和村民的风险第43-46页
    4.3 猎德村改造与村民利益模式分析第46-55页
        4.3.1 改造主体角色分析第46-49页
        4.3.2 利益保护模式分析第49-55页
第5章 基于利益保护模式的改造策略建议第55-61页
    5.1 城中村改造要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第55-56页
        5.1.1 改造规划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第55页
        5.1.2 政府应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第55-56页
    5.2 城中村改造要保护各方合法利益第56-59页
        5.2.1 城中村改造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第56-57页
        5.2.2 城中村改造要建立利益协调平台第57-58页
        5.2.3 城中村改造要保护村民利益、引导村民解决问题第58页
        5.2.4 城中村改造要保护流动人口的利益第58-59页
    5.3 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第59-60页
        5.3.1 政府要完善监管机制,严格监管到位第59页
        5.3.2 政府应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第59-60页
    5.4 城中村改造模式选择的多样化第60-61页
        5.4.1 按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城中村改造第60页
        5.4.2 保证开发模式多样性和合理性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安置社区管理与服务问题的研究--以J区为例
下一篇:岳阳市城市社区管理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