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9-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2.1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成因及表现 | 第11-12页 |
2.2.2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控制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医疗保险相关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3.1.1 健康和疾病风险 | 第13页 |
3.1.2 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 第13-14页 |
3.1.3 信息理论 | 第14页 |
3.1.4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第14-15页 |
3.1.5 医疗费用的支付和支付方式 | 第15-16页 |
3.1.6 起付线、最高保险限额和共付比 | 第16页 |
3.2 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3.2.1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3.2.2 文化人口特征 | 第17页 |
3.2.3 经济因素 | 第17-18页 |
3.2.4 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行为 | 第18页 |
3.3 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3.3.1 疾病发生的概率 | 第18-19页 |
3.3.2 损失的大小 | 第19-20页 |
3.3.3 医疗保险价格 | 第20页 |
3.3.4 个人收入水平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分析 | 第21-24页 |
4.1 道德风险的分类 | 第21页 |
4.2 事前道德风险 | 第21-22页 |
4.3 事后道德风险 | 第22-24页 |
4.3.1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 | 第22-23页 |
4.3.2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方道德风险 | 第23-24页 |
第五章 支付方式对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4-29页 |
5.1 支付方式改革前后住院天数的比较 | 第24-25页 |
5.2 支付方式改革前后住院费用比较 | 第25-28页 |
5.2.1 支付方式改革前后次均住院总费用比较 | 第25-26页 |
5.2.2 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分项住院费用比较 | 第26-28页 |
5.3 支付方式改革前后分娩方式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29-33页 |
6.1 支付方式对住院日的影响 | 第29-30页 |
6.2 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6.3 支付方式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七章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 第33-37页 |
7.1 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道德风险控制对策 | 第33-35页 |
7.1.1 加快“医药分家”改革,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补偿 | 第33页 |
7.1.2 进一步加强付费方式的改革 | 第33-34页 |
7.1.3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 第34页 |
7.1.4 建立完善医疗市场信誉等级机制 | 第34-35页 |
7.2 医疗卫生服务需方道德风险控制对策 | 第35-37页 |
7.2.1 设置合理共付比 | 第35页 |
7.2.2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 第35-36页 |
7.2.3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 第36-3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与实践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综述 | 第43-5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