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 ·电磁诱导透明(EIT) | 第9-10页 |
| ·真空场诱导相干(VIC)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第13-33页 |
| ·描述量子体系的三种绘景 | 第13-16页 |
| ·薛定谔绘景 | 第13-14页 |
| ·海森伯绘景 | 第14-15页 |
| ·相互作用绘景 | 第15-16页 |
|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半经典理论 | 第16-27页 |
| ·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相互作用 | 第16-21页 |
| ·光场与三能级原子系统相互作用 | 第21-27页 |
| ·关于 EIT 的理论解释 | 第27-33页 |
| ·缀饰态解释 | 第27-29页 |
| ·暗态解释 | 第29-31页 |
| ·利用密度矩阵解释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真空场诱导相干对梯形四能级原子系统中单光子和双光子透明的影响 | 第33-43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物理模型及密度矩阵方程 | 第33-36页 |
| ·讨论 | 第36-42页 |
| ·不同真空场诱导相干对单光子吸收的影响 | 第36-39页 |
| ·不同真空场诱导相干对双光子吸收的影响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压缩真空辐射场对原子系统瞬时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3-55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物理模型和原子系统密度矩阵方程 | 第44-46页 |
| ·原子系统瞬时过程的分析 | 第46-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