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植物不育性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2.1 雌性不育 | 第9页 |
1.2.2 雄性不育 | 第9-10页 |
1.2.3 授粉受精不良 | 第10页 |
1.2.4 胚胎败育 | 第10-11页 |
1.2.5 外在因素 | 第11页 |
1.3 植物激素对植物不育性的影响作用 | 第11-12页 |
1.3.1 单一激素导致植物不育 | 第11-12页 |
1.3.2 激素协同作用导致植物不育 | 第12页 |
1.4 植物不育性的遗传机制 | 第12-14页 |
1.4.1 自然单性结实 | 第12页 |
1.4.2 基因突变 | 第12-13页 |
1.4.3 多倍体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1.4.4 无核基因 | 第13-14页 |
1.5 植物授粉受精特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点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1页 |
2.2.1 花粉采集 | 第16页 |
2.2.2 花粉活力测定 | 第16页 |
2.2.3 人工授粉及采样 | 第16-17页 |
2.2.4 荧光显微镜法观察花粉管 | 第17页 |
2.2.5 石蜡切片解剖法 | 第17-18页 |
2.2.6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植物内源激素含量 | 第18页 |
2.2.7 果实品质测定 | 第18-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3.1 开花物候期及花粉活力 | 第21页 |
3.2 ‘无核世纪梨’做母本坐果率 | 第21页 |
3.3 ‘无核世纪梨’做父本的坐果率 | 第21-22页 |
3.4 生长过程中果实纵横径的动态变化 | 第22-23页 |
3.5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的荧光观察 | 第23-24页 |
3.6 受精过程的解剖观察 | 第24-26页 |
3.7 种子发育观察 | 第26页 |
3.8 果核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 第26-29页 |
3.8.1 生长素 | 第26-27页 |
3.8.2 赤霉素 | 第27-28页 |
3.8.3 玉米素 | 第28页 |
3.8.4 脱落酸 | 第28-29页 |
3.9 授粉品种对‘无核世纪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4、讨论 | 第31-34页 |
4.1 ‘无核世纪梨’坐果率 | 第31页 |
4.2 ‘无核世纪梨’自交不亲和性 | 第31页 |
4.3 ‘无核世纪梨’胚胎发育特点 | 第31-32页 |
4.4 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动态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 第32-34页 |
5、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