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部和浅部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9-14页
        1.3.1 盆地深浅部定义第9-11页
        1.3.2 盆地深浅部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3页
    2.1 区域地理位置第16页
    2.2 油气勘探历程第16-17页
    2.3 区域地质特征第17-19页
        2.3.1 构造演化特征第17-18页
        2.3.2 地层沉积特征第18-19页
    2.4 石油地质特征第19-23页
        2.4.1 烃源岩特征第19-20页
        2.4.2 储集层特征第20页
        2.4.3 盖层特征第20-21页
        2.4.4 成藏组合第21-23页
第3章 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解剖第23-43页
    3.1 克拉2气藏第23-28页
        3.1.1 克拉2气藏静态成藏特征第23-25页
        3.1.2 克拉2气藏动态成藏特征第25-28页
    3.2 迪那2气藏第28-34页
        3.2.1 迪那2气藏静态成藏特征第28-30页
        3.2.2 迪那2气藏动态成藏特征第30-34页
    3.3 迪北气藏第34-43页
        3.3.1 迪北气藏静态成藏特征第34-37页
        3.3.2 迪北气藏动态成藏特征第37-43页
第4章 库车坳陷深浅部油气藏成因机制第43-55页
    4.1 油气藏成因类型分类第43-46页
        4.1.1 常规油气藏第44-45页
        4.1.2 致密常规油气藏第45页
        4.1.3 致密深盆油气藏第45-46页
    4.2 不同类型油气藏地质特征对比第46-49页
        4.2.1 油气藏发育位置对比第46-47页
        4.2.2 气(油)水分布关系对比第47-48页
        4.2.3 油气藏储层特征对比第48页
        4.2.4 油气藏压力特征对比第48-49页
    4.3 不同类型油气藏成藏方式对比第49-53页
        4.3.1 源储关系对比第49-50页
        4.3.2 输导体系对比第50-52页
        4.3.3 运聚动力对比第52-53页
    4.4 不同类型油气藏判别特征第53-55页
        4.4.1 常规油气藏第53页
        4.4.2 致密常规油气藏第53页
        4.4.3 致密深盆油气藏第53-55页
第5章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第55-68页
    5.1 库车坳陷油气成藏模式第55-58页
        5.1.1 盆地浅部高孔渗储层中常规油气藏成藏模式第55-56页
        5.1.2 盆地深部低孔渗储层中致密常规油气藏成藏模式第56-57页
        5.1.3 盆地深部低孔渗储层中致密深盆油气藏成藏模式第57-58页
    5.2 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划分及其演化第58-65页
        5.2.1 流体动力场概念第58-60页
        5.2.2 流体动力场动态演化第60-61页
        5.2.3 库车坳陷主要目的层流体动力场划分结果第61-65页
    5.3 库车坳陷油气分布规律第65-68页
        5.3.1 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油气分布规律第65-66页
        5.3.2 侏罗系阳霞组油气分布规律第66-68页
第6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与分类表征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