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1 概述 | 第11-14页 |
1.1.1 概念 | 第11页 |
1.1.2 百合的分布 | 第11页 |
1.1.3 百合的形态特征 | 第11-13页 |
1.1.3.1 鳞茎 | 第11-12页 |
1.1.3.2 根 | 第12页 |
1.1.3.4 叶 | 第12页 |
1.1.3.5 珠芽 | 第12页 |
1.1.3.6 花 | 第12页 |
1.1.3.7 蒴果 | 第12-13页 |
1.1.4 百合的生长习性 | 第13页 |
1.1.5 百合的分类 | 第13-14页 |
1.1.5.1 按百合形态特征划分 | 第13页 |
1.1.5.2 按园艺栽培划分 | 第13-14页 |
1.1.5.3 按花期划分 | 第14页 |
1.1.5.4 按花色划分 | 第14页 |
1.1.5.5 按用途划分 | 第14页 |
1.2 百合生产概况 | 第14-25页 |
1.2.1 百合引种观察研究 | 第14-16页 |
1.2.2 百合栽培历史与现状 | 第16-17页 |
1.2.2.1 国外 | 第16页 |
1.2.2.2 国内 | 第16-17页 |
1.2.3 栽培品种生态习性及切花采收 | 第17-23页 |
1.2.3.1 光照 | 第17-18页 |
1.2.3.2 温度 | 第18页 |
1.2.3.3 水分 | 第18-19页 |
1.2.3.4 土壤(基质) | 第19-20页 |
1.2.3.5 肥料 | 第20-21页 |
1.2.3.6 病虫害 | 第21-22页 |
1.2.3.7 鲜切花采收及采后处理 | 第22-23页 |
1.2.4 广西百合概况 | 第23-25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百合品种引种观察试验 | 第26-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第26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2.2.3 百合生物形态学特征测定与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3.1 不同百合品种在南宁地区的表现 | 第30-33页 |
2.3.2 不同百合品种综合评分筛选 | 第33页 |
2.4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不同基质配比对百合生长的影响 | 第35-4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3.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第35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3.2.3 百合植株特征表现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3.1 不同基质配比对“Conca D'or”主要性状的影响 | 第38页 |
3.3.1.1 不同基质配比对株高的影响 | 第38页 |
3.3.1.2 不同基质配比对茎粗的影响 | 第38页 |
3.3.1.3 不同基质配比对单株蕾数的影响 | 第38页 |
3.3.1.4 不同基质配比对花蕾长度的影响 | 第38页 |
3.3.1.5 不同基质配比对单株鲜重的影响 | 第38页 |
3.3.2 不同基质配比对切花百合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百合的影响 | 第41-47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第41页 |
4.2.2 种植 | 第41页 |
4.2.3 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4.2.4 测定方法 | 第4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4.3.1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百合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2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百合花蕾形成的影响 | 第43页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百合单株首蕾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4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百合单株首蕾长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5 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百合单株首花直径的影响 | 第45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附图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