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携能通信系统预编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简介 | 第14-22页 |
2.1 三节点携能通信系统模型 | 第14-19页 |
2.2 多天线技术简介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多用户MIMO无线携能通信系统预编码 | 第22-32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多用户MIMO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模型 | 第22-24页 |
3.3 零空间预编码 | 第24-26页 |
3.3.1 仅有信息用户的情况 | 第25页 |
3.3.2 仅有能量用户的情况 | 第25-26页 |
3.4 基于SCA的预编码 | 第26-28页 |
3.5 仿真分析 | 第28-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大规模MIMO组播无线携能通信系统预编码 | 第32-48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使用分离式接收机的系统模型 | 第32-39页 |
4.2.1 使用分离式接收机的渐进最优解 | 第34-38页 |
4.2.2 使用分离式接收机的仿真结果 | 第38-39页 |
4.3 使用一体式接收机的系统模型 | 第39-47页 |
4.3.1 使用一体式接收机的渐进最优解 | 第42-45页 |
4.3.2 使用一体式接收机的仿真结果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双向中继无线携能通信系统预编码 | 第48-56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48-51页 |
5.3 最优联合预编码和功率分离 | 第51-53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6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