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职业教育为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念第11-12页
     ·劳动力和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第11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第11-12页
   ·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第12页
     ·职业教育的定义第12页
     ·职业教育的范畴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第16-22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第16-17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第16页
     ·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决定着农村园艺产业劳动力过剩第16-17页
     ·加入WTO 组织也导致大量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第17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第17-18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7-18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村园艺产业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第18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第18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第18-20页
     ·进入本地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第19页
     ·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第19页
     ·发展农业产业化进行内部转移第19页
     ·进入大中城市郊区从事农业生产第19页
     ·发展劳务输出业务第19-20页
   ·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第20-22页
     ·年轻人是农村园艺产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流第20页
     ·转移劳动力多是当地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第20-21页
     ·转移劳动力集中在第三产业第21-22页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服务的可行性第22-26页
   ·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第22-24页
     ·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第22页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第22-24页
   ·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第24-26页
     ·我国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第24页
     ·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园艺产业劳动力转移的优势第24-25页
     ·我国政府政策的支持第25-26页
第四章 影响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的问题分析第26-31页
   ·职业教育方面的制约因素第26-27页
     ·职业教育定位不准第26页
     ·职业教育自身条件不强第26页
     ·职业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第26-27页
     ·职业教育针对性、适应性不够第27页
   ·农村园艺产业方面的制约因素第27-29页
     ·农民对职业教育认知不足第27-28页
     ·农村园艺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不足第28页
     ·农村职业教育受农村园艺产业收入水平和环境的制约第28-29页
   ·外部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第29-31页
     ·相关主管部门的不重视第29页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第29-30页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第30页
     ·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第30-31页
第五章 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第31-40页
   ·政府应采取的对策第31-35页
     ·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第31-32页
     ·加大资金投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第32-33页
     ·采取措施,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第33页
     ·实行准入制度,发挥职业教育的“缓压器”作用第33-34页
     ·建立健全农村园艺产业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就业服务体系第34页
     ·推进体制改革以积极发展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第34-35页
   ·职业教育学校应采取的对策第35-40页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第35-36页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第36-37页
     ·开展“订单培养”,推动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第37-38页
     ·加强职业指导,搞好职业教育的就业服务第38-39页
     ·服务于地方,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39-40页
第六章 结论第40-42页
   ·主要结论第40页
   ·存在不足与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介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返乡农民工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与效益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