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tras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20页 |
1.1 玉米赤霉烯酮的概述 | 第14-15页 |
1.2 硒与富硒酵母的简介 | 第15页 |
1.3 氧化应激损伤的简介 | 第15-16页 |
1.4 与雄性生殖系统相关激素的简介 | 第16页 |
1.5 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7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富硒酵母对ZEN致雄性小鼠睾丸和附睾毒性的影响 | 第20-29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1.1.1 试验动物 | 第20页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1.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1页 |
1.1.5 试验动物给药与染毒 | 第21页 |
1.1.6 睾丸与附睾脏器指数检测 | 第21页 |
1.1.7 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小鼠睾丸结构形态学变化 | 第21-22页 |
1.1.8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小鼠血清中睾酮(T)的含量 | 第22页 |
1.1.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2页 |
1.2 试验结果 | 第22-26页 |
1.2.1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睾丸和附睾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22-24页 |
1.2.2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睾丸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1.2.3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睾酮合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1.3 讨论 | 第26-28页 |
1.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富硒酵母对ZEN致雄性小鼠精子毒性的影响 | 第29-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29页 |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2.1.4 精子畸形率的检查 | 第29页 |
2.1.5 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的检测 | 第29-30页 |
2.1.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页 |
2.2 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2.2.1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2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精子浓度和活力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富硒酵母对ZEN致雄性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36-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1.1 试验动物 | 第36页 |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36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3.1.4 睾丸组织的取材和匀浆 | 第37页 |
3.1.5 睾丸组织蛋白定量检测 | 第37页 |
3.1.6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37页 |
3.1.7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第37-38页 |
3.1.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 | 第38页 |
3.1.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38-40页 |
3.2.1 硒对ZEN致雄性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 讨论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富硒酵母对ZEN致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2-4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4.1.1 试验动物 | 第42页 |
4.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2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4.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2-43页 |
4.1.5 样品RNA的提取 | 第43页 |
4.1.6 样品RNA的检测 | 第43页 |
4.1.7 样品RNA的反转录 | 第43页 |
4.1.8 荧光定量PCR引物合成 | 第43-44页 |
4.1.9 荧光定量PCR | 第44页 |
4.1.10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4.2.1 小鼠睾丸组织Bax、Caspase-3和Bal-2 mRNA表达情况 | 第45-46页 |
4.3 讨论 | 第46-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