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山川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沉积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7-9页 |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24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5页 |
·盆地地质背景 | 第13页 |
·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 第13-15页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5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5-24页 |
·划分对比方法 | 第16页 |
·对比标志层 | 第16-18页 |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18-24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 | 第24-38页 |
·延长组沉积背景及特点 | 第24-25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25-31页 |
·岩性标志 | 第25-26页 |
·沉积结构标志 | 第26页 |
·沉积构造标志 | 第26-29页 |
·生物成因构造标志 | 第29-30页 |
·测井相标志 | 第30-31页 |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特征 | 第31-34页 |
·三角洲前缘亚相 | 第31-33页 |
·三角洲平原亚相 | 第33-34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4-38页 |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第38-54页 |
·层序地层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38-39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 第39-42页 |
·沉积基准面原理 | 第39-40页 |
·体积划分原理 | 第40-41页 |
·相分异原理 | 第41页 |
·旋回等时对比法则 | 第41-42页 |
·国内陆相层序地层学 | 第42-44页 |
·研究区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44-54页 |
·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44-45页 |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第45-50页 |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50页 |
·等时地层格架内砂体发育特点 | 第50-54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