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长9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手段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1-17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第11-12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12-17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7-23页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第17页 |
3.2 地层划分方法 | 第17-18页 |
3.3 重要标志层 | 第18-23页 |
第四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 第23-33页 |
4.1 物源方向 | 第23-24页 |
4.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24-28页 |
4.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28-33页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33-52页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3-34页 |
5.2 储层成岩作用 | 第34-38页 |
5.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8-40页 |
5.4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 | 第40-44页 |
5.4.1 孔隙类型 | 第40-41页 |
5.4.2 孔隙结构的高压压汞分析 | 第41-44页 |
5.5 储层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 第44-46页 |
5.6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46-52页 |
第六章 成藏要素特征 | 第52-63页 |
6.1 烃源岩特征 | 第52-53页 |
6.2 储层特征 | 第53-54页 |
6.3 油藏圈闭特征 | 第54页 |
6.4 疏导体系及成藏特征 | 第54-63页 |
6.4.1 疏导体系 | 第54-58页 |
6.4.2 成藏动力 | 第58-63页 |
第七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 第63-80页 |
7.1 油水分布特征 | 第63-71页 |
7.1.1 垂向分布特征 | 第63-65页 |
7.1.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65-66页 |
7.1.3 油气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 第66-67页 |
7.1.4 油气分布与烃源岩的关系 | 第67-68页 |
7.1.5 油气分布与沉积相的关系 | 第68-69页 |
7.1.6 油气分布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第69-70页 |
7.1.7 油气分布与地层水的关系 | 第70-71页 |
7.2 油藏类型及主控因素 | 第71-76页 |
7.3 石油成藏模式 | 第76-77页 |
7.4 有利区优选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