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2-18页 |
1.2.1 国外地裂缝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地裂缝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白庄地裂缝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目标 | 第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2 白庄地裂缝形成地质背景 | 第22-34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22-25页 |
2.3 活动断裂 | 第25-27页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30页 |
2.5 区域构造演化史 | 第30-31页 |
2.6 煤矿开采及矿井地下水情况 | 第31-34页 |
3 白庄地裂缝分布及发育特征 | 第34-50页 |
3.1 平面特征 | 第34-36页 |
3.2 剖面特征 | 第36-48页 |
3.2.1 表层剖面特征 | 第36-45页 |
3.2.2 浅层剖面特征 | 第45-47页 |
3.2.3 总结 | 第47-48页 |
3.3 活动特征 | 第48-50页 |
3.3.1 垂直差异沉降 | 第48页 |
3.3.2 横向水平拉张 | 第48页 |
3.3.3 活动的分段性 | 第48-49页 |
3.3.4 间歇性特征 | 第49-50页 |
4 白庄地裂缝成因机理 | 第50-74页 |
4.1 白庄地区剖面结构地质模型 | 第50-51页 |
4.2 地裂缝的影响因素 | 第51-57页 |
4.2.1 区域构造应力场 | 第51-52页 |
4.2.2 断层活动 | 第52-53页 |
4.2.3 煤层采空 | 第53-54页 |
4.2.4 水的作用 | 第54-57页 |
4.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57-72页 |
4.3.1 计算原理 | 第57-59页 |
4.3.2 断层活动 | 第59-61页 |
4.3.3 煤矿采空 | 第61-63页 |
4.3.4 矿井排水 | 第63-64页 |
4.3.5 断层活动与煤矿采空耦合作用 | 第64-66页 |
4.3.6 断层活动与矿井排水耦合作用 | 第66-68页 |
4.3.7 煤层开采与矿井排水耦合 | 第68-70页 |
4.3.8 断层活动、煤层开采和矿井排水的共同作用 | 第70-72页 |
4.3.9 未来活动性预测 | 第72页 |
4.4 成因机理 | 第72-7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页 |
5.2 问题与展望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