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黑洞的概念 | 第9-10页 |
1.2 黑洞的类型 | 第10-11页 |
1.2.1 R-N黑洞 | 第10页 |
1.2.2 Kerr黑洞 | 第10-11页 |
1.2.3 K-N黑洞 | 第11页 |
1.3 黑洞热力学 | 第11-15页 |
1.3.1 黑洞无毛定理 | 第11页 |
1.3.2 黑洞的霍金辐射 | 第11-12页 |
1.3.3 黑洞的热力学四定律 | 第12-13页 |
1.3.4 AdS黑洞的热力学与相变问题 | 第13-14页 |
1.3.5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AdS黑洞的临界性问题 | 第15-21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 含P-V项的AdS黑洞的热力学定律 | 第16-17页 |
2.3 带电AdS黑洞的P-V临界性问题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共形反常黑洞的临界行为与相变 | 第21-31页 |
3.1 绪论 | 第21-22页 |
3.2 共形反常黑洞的临界行为与相变 | 第22-26页 |
3.2.1 共形反常黑洞的背景介绍及其热力学性质 | 第22-23页 |
3.2.2 AdS时空下的共形反常黑洞 | 第23-24页 |
3.2.3 共形反常黑洞的临界点与相变 | 第24-26页 |
3.3 临界点附近的临界指数 | 第26-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爱因斯坦—麦克斯韦—非线性杨—米尔斯场黑洞的临界行为与相变 | 第31-45页 |
4.1 绪论 | 第31-32页 |
4.2 爱因斯坦—麦克斯韦—非线性杨—米尔斯场黑洞(EMPYM)的临界行为 | 第32-41页 |
4.2.1 N(=n+2)≥4,q≠(n+1)/4 | 第32-38页 |
4.2.2 N(=n+2)≥4,q=(n+1)/4 | 第38-41页 |
4.3 临界点附近的临界指数 | 第41-42页 |
4.4 临界点附近的相变与埃伦费斯特方程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高维黑洞外多能级原子的自激发 | 第45-67页 |
5.1 高维时空 | 第45-49页 |
5.2 原子辐射性质 | 第49-50页 |
5.3 研究现状 | 第50-51页 |
5.4 高维度黑洞外与真空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原子的辐射性质 | 第51-64页 |
5.4.1 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5.4.2 高维时空真空电磁场的量子化 | 第52-57页 |
5.4.3 在一般的高维黑洞外与真空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原子自激发 | 第57-58页 |
5.4.4 在EGB黑洞时空背景下原子自激发的性质的研究 | 第58-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附录A 部分公式推导证明 | 第69-79页 |
A.1 物理模式Ⅱ的证明 | 第69-71页 |
A.2 D维闵氏时空电磁场的传播子的计算 | 第71-75页 |
A.2.1 | 第71-72页 |
A.2.2 | 第72-73页 |
A.2.3 | 第73-75页 |
A.3 公式(5.69)的推导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