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自增压供应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贮箱自增压过程的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1.2.2 自增压热补偿方案的研究 | 第14-17页 |
1.2.3 N_2O作为冷却剂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自增压输送系统工作原理及改进方案 | 第20-27页 |
2.1 自增压贮箱的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2 恒压供应方案对比 | 第22-26页 |
2.2.1 气瓶挤压式系统的质量估算 | 第22-24页 |
2.2.2 推进剂气化增压系统的质量估算 | 第24-26页 |
2.2.3 计算结果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贮箱自增压过程建模与分析 | 第27-50页 |
3.1 推进剂贮箱的物理及数学模型 | 第27-32页 |
3.1.1 质量和能量方程 | 第28-29页 |
3.1.2 贮箱出口的质量流量 | 第29页 |
3.1.3 蒸发和凝结模型 | 第29-30页 |
3.1.4 体积和压强关系 | 第30页 |
3.1.5 传热计算 | 第30-32页 |
3.2 物性计算 | 第32-36页 |
3.2.1 Span-Wagner多参数状态方程简介 | 第32-34页 |
3.2.2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34-35页 |
3.2.3 计算结果 | 第35-36页 |
3.3 模型验证 | 第36-37页 |
3.4 贮箱压强下降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8页 |
3.4.1 贮箱内气枕体积大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增压气体质量流量、温度及体积流量的影响 | 第38-42页 |
3.4.3 贮箱出口液体推进剂的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影响 | 第42页 |
3.4.4 液体推进剂的净蒸发速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5 贮箱内气体和液体的温度以及加热推进剂的影响 | 第44-48页 |
3.4.6 各因素综合分析 | 第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冷却通道建模与分析 | 第50-70页 |
4.1 推进剂在冷却通道内流动的物理及数学模型 | 第50-57页 |
4.1.1 控制方程 | 第51-52页 |
4.1.2 传热计算 | 第52-56页 |
4.1.3 流阻计算 | 第56-57页 |
4.2 求解方法 | 第57页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61页 |
4.3.1 温度和质量含气率的变化规律 | 第58-60页 |
4.3.2 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60页 |
4.3.3 压强、密度和流速的变化规律 | 第60-61页 |
4.4 自增压冷却通道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8页 |
4.4.1 通道长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2 通道横截面积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3 通道入口推进剂状态(压强、温度和流速)的影响 | 第64-67页 |
4.4.4 燃烧室燃气温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68页 |
4.5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