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聚合物表面的微纳结构图案化构筑 | 第11-18页 |
1.1.1 表面图案化概述 | 第11页 |
1.1.2 微纳结构界面的构筑方法及应用 | 第11-12页 |
1.1.3 光刻技术 | 第12-14页 |
1.1.4 微接触印刷技术 | 第14-15页 |
1.1.5 胶体晶体刻蚀技术 | 第15-16页 |
1.1.6 胶体晶体辅助可控沉积技术 | 第16-17页 |
1.1.7 胶体晶体辅助可控刻蚀技术 | 第17-18页 |
1.2 生物界面材料 | 第18-24页 |
1.2.1 生物界面简介 | 第18-19页 |
1.2.2 细胞与材料表面的作用机理讨论 | 第19-20页 |
1.2.3 材料基底影响细胞行为的因素 | 第20页 |
1.2.4 材料的表面化学基团 | 第20-21页 |
1.2.5 材料的力学性质 | 第21-22页 |
1.2.6 材料表面的微纳图案化结构 | 第22-24页 |
1.3 各向异性微结构 | 第24-30页 |
1.3.1 各向异性微结构简介 | 第24页 |
1.3.2 各向异性光学材料 | 第24-25页 |
1.3.3 各向异性浸润性材料 | 第25-30页 |
第二章 通过二氧化钛静电纺丝和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在聚醚醚酮表面构筑生物相容性以及促成骨分化界面 | 第30-44页 |
2.1 前言 | 第30-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2.2.1 实验试剂和使用仪器 | 第32页 |
2.2.2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2.2.3 合成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 | 第32-33页 |
2.2.4 制备二氧化钛静电纺丝薄膜 | 第33页 |
2.2.5 制备聚醚醚酮二氧化钛静电纺丝复合结构(Ti O2-MeHA-PEEK) | 第33-34页 |
2.2.6 表面性质检测 | 第34页 |
2.2.7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34-35页 |
2.2.8 基底细胞扫描电镜分析 | 第35页 |
2.2.9 基底细胞活性分析 | 第35页 |
2.2.10基底细胞荧光分析 | 第35-36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36-42页 |
2.3.1 聚醚醚酮和二氧化钛静电纺丝纤维阵列的构筑和表征 | 第36-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基于各向异性细胞黏附微结构构造细胞定向迁移界面研究 | 第44-55页 |
3.1 引言 | 第44-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使用仪器 | 第46页 |
3.2.2 各向异性细胞黏附微结构的构筑 | 第46-48页 |
3.2.2.1 PDMS微柱阵列制备 | 第46-47页 |
3.2.2.2 各向异性细胞黏附微结构制备 | 第47-48页 |
3.2.3 表面性质检测 | 第48页 |
3.2.4 细胞迁移实验 | 第48页 |
3.2.5 细胞环境扫描图片以及荧光实验 | 第48-49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3.3.1 各向异性细胞黏附微结构表面的模型讨论 | 第49-50页 |
3.3.2 具有各向异性的细胞黏附微结构表面性质表征 | 第50-51页 |
3.3.3 3T3细胞在各向异性细胞黏附表面的黏附情况 | 第51-53页 |
3.3.4 细胞迁移实验表征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