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 抑郁症的概述、诊断和分类 | 第12页 |
2 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2-16页 |
综述二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 中医对于抑郁症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第16-17页 |
2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理 | 第17-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8-48页 |
实验一: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28-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9-36页 |
实验二 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肾上腺皮质醇(CORT)的影响 | 第3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36-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实验三 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2-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 | 第43-44页 |
3 数据及统计结果 | 第44-45页 |
4 结论 | 第45-46页 |
实验四 手针和电针对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的神经元形态的不同影响 | 第46-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 第48-54页 |
1 选题依据 | 第48页 |
2 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48-49页 |
3 穴位选择依据 | 第49页 |
4 阳性药物选择 | 第49-50页 |
5 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50-51页 |
6 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ACTH及CORT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7 手针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下丘脑CRH-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2页 |
8 手针和电针对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的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附图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