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无线通信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LTE介绍 | 第12-17页 |
·LTE技术背景 | 第12-13页 |
·LTE的需求和目标 | 第13-15页 |
·LTE物理层关键技术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分析 | 第19-39页 |
·SC-FDMA原理 | 第20-24页 |
·SC-FDMA传输原理 | 第20页 |
·频域信号生成 | 第20-21页 |
·SC-FDMA参数 | 第21-24页 |
·Zadoff-Chu序列 | 第24-27页 |
·Zadoff-Chu序列的性质 | 第24-27页 |
·探测参考信号生成 | 第27-30页 |
·基序列长度等于3N_(sc)~(RB)或者更长 | 第28页 |
·基序列长度小于3N_(sc)~(RB) | 第28-29页 |
·基序列循环移位 | 第29-30页 |
·序列组跳变 | 第30-32页 |
·序列组跳变 | 第30-31页 |
·组跳变 | 第31-32页 |
·序列跳变 | 第32页 |
·探测参考信号物理资源映射 | 第32-38页 |
·SRS序列长度 | 第32-33页 |
·SRS频域起始位置 | 第33-34页 |
·SRS子帧的配置和位置 | 第34-36页 |
·SRS传输间隔和周期 | 第36页 |
·SRS符号结构 | 第36-38页 |
·探测参考信号功能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SRS的信道探测及定时估计算法研究 | 第39-63页 |
·SRS发送与接收 | 第39-40页 |
·SRS发送 | 第39页 |
·SRS接收 | 第39-40页 |
·单用户SRS信道质量探测 | 第40-44页 |
·LS算法 | 第40页 |
·改进的DFT算法 | 第40-42页 |
·单用户SRS信道质量探测仿真 | 第42-44页 |
·多用户SRS信道质量探测 | 第44-50页 |
·算法设计 | 第45-46页 |
·DFT与FFT | 第46-48页 |
·多用户SRS信道质量探测仿真 | 第48-50页 |
·单用户SRS定时估计 | 第50-59页 |
·算法设计 | 第51页 |
·循环卷积与循环相关 | 第51-54页 |
·定时估计流程 | 第54页 |
·定时估计判决门限 | 第54-55页 |
·定时估计仿真 | 第55-59页 |
·多用户SRS定时估计 | 第59-62页 |
·算法设计 | 第59-60页 |
·定时估计仿真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介绍 | 第63-71页 |
·picoArray介绍 | 第63-66页 |
·picoArray整体结构 | 第63-64页 |
·处理器内部结构 | 第64-65页 |
·picoArray主要特性 | 第65-66页 |
·picoTools功能 | 第66-68页 |
·整体介绍 | 第66-67页 |
·picoDebugger介绍 | 第67-68页 |
·Design Brower介绍 | 第68页 |
·PC203芯片特性 | 第68-70页 |
·PC203的硬件结构 | 第68-69页 |
·PC203的特性参数 | 第69-70页 |
·CPE7203集成开发板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SRS信道探测及定时估计在picoArray上的实现 | 第71-89页 |
·SRS信道质量探测实现设计 | 第71-81页 |
·整体结构设计 | 第72-73页 |
·模块设计 | 第73-81页 |
·SRS定时估计实现设计 | 第81-87页 |
·整体结构设计 | 第81-82页 |
·模块设计 | 第82-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9-9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9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