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3、研究结构框架 | 第12页 |
4、研究方法 | 第12页 |
5、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3、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4、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公用事业市场化概述 | 第15-18页 |
(一) 公用事业 | 第15页 |
1、公用事业的内涵 | 第15页 |
2、公用事业产品的特点 | 第15页 |
3、公用事业的作用 | 第15页 |
(二) 公用事业市场化 | 第15-18页 |
1、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3、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实践模式 | 第16-18页 |
三、东莞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主要成效 | 第18-21页 |
(一) 公用事业资源整合力度明显加强 | 第18页 |
(二) 公用事业市场多元化结构逐步建立 | 第18-19页 |
(三) 公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第19页 |
(四) 创新公用事业市场化模式 | 第19-21页 |
1、市场化治水探新路 | 第19-20页 |
2、积极探索PPP创新模式 | 第20-21页 |
四、东莞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一) 东莞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1、对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盲目推崇 | 第21页 |
2、忽视公共利益 | 第21页 |
3、产品价格上涨 | 第21-22页 |
4、市场化运作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不够成熟 | 第22-23页 |
5、腐败滋生 | 第23页 |
(二) 东莞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主要问题之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1、改革目标偏差 | 第23-24页 |
2、政府责任认知不清 | 第24页 |
3、价格形成机制未能建立 | 第24-25页 |
4、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25页 |
5、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剖析腐败 | 第25-26页 |
6、法律体系和法规建设不健全 | 第26-27页 |
五、国内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 第27-30页 |
(一) 国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 第27-28页 |
1、法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分析 | 第27页 |
2、英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分析 | 第27-28页 |
3、美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分析 | 第28页 |
(二) 国内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 第28-30页 |
1、深圳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经验 | 第28-29页 |
2、重庆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经验 | 第29-30页 |
六、进一步推进东莞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 第30-38页 |
(一) 科学把握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地位与关键点 | 第30-31页 |
1、明晰市场化改革最终目标 | 第30页 |
2、落实政府公共管理责任 | 第30-31页 |
3、转变管理理念 | 第31页 |
(二) 强化自律和监督评价机制 | 第31-32页 |
1、加强职业道德 | 第31页 |
2、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 第31页 |
3、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 第31页 |
4、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 | 第31-32页 |
5、建立科学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 第32页 |
(三) 完善现行的价格机制 | 第32-33页 |
1、合理定价 | 第32-33页 |
2、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 第33页 |
3、成立专业性的消费者协会 | 第33页 |
(四) 构建合理高效的公用事业管理体系 | 第33-35页 |
1、优化整合现有管理机构 | 第33-34页 |
2、建立独立公正的监管机构 | 第34页 |
3、加强公用事业队伍建设和政策宣传 | 第34-35页 |
4、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监管 | 第35页 |
5、加强市场竞争秩序的监管 | 第35页 |
(五)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6页 |
1、法律上明确政府承担的责任 | 第35-36页 |
2、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公用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6页 |
(六) 大力推广PPP模式 | 第36-38页 |
1、设计合理的收益与风险承担机制 | 第36页 |
2、提供审慎的承诺 | 第36-37页 |
3、全面评估社会资本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