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框—砌体结构底层刚度调整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1.2 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数值分析研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5页 |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5-17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处理 | 第19-27页 |
2.1 不均匀沉降的类型 | 第19页 |
2.2 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 第19-23页 |
2.2.1 建筑物的开裂 | 第19-22页 |
2.2.2 建筑物倾斜 | 第22-23页 |
2.3 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第23-24页 |
2.3.1 施工方面 | 第23页 |
2.3.2 勘察方面 | 第23-24页 |
2.3.3 设计方面 | 第24页 |
2.3.4 外部环境影响方面 | 第24页 |
2.4 发生不均匀沉降后的处理 | 第24-26页 |
2.4.1 地基的处理 | 第25页 |
2.4.2 上部结构的加固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底框结构ANSYS模型数值分析 | 第27-37页 |
3.1 底框结构数值分析的研究 | 第27页 |
3.2 数值分析的过程 | 第27-28页 |
3.3 ANSYS数值分析单元选取 | 第28-30页 |
3.3.1 SHELL43单元 | 第28-29页 |
3.3.2 BEAM23单元 | 第29页 |
3.3.3 COMBIN14单元 | 第29-30页 |
3.4 结构材料模型选取 | 第30-32页 |
3.4.1 砌体材料模型种类 | 第30-31页 |
3.4.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模型种类 | 第31-32页 |
3.5 材料的本构关系及参数选取 | 第32-34页 |
3.5.1 结构的本构关系 | 第32-33页 |
3.5.2 材料参数取值 | 第33-34页 |
3.6 砌体的非线性分析 | 第34-35页 |
3.6.1 迭代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3.6.2 收敛控制 | 第35页 |
3.7 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原则 | 第3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刚度调整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37-56页 |
4.1 刚度调整的方法 | 第37页 |
4.2 沉降的施加 | 第37页 |
4.3 本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7-38页 |
4.4 模型建立 | 第38页 |
4.5 下部结构刚度改变对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38-54页 |
4.5.1 工况1 中柱沉降大,增大柱截面尺寸 | 第40-43页 |
4.5.2 工况2 边柱沉降大,增大柱截面尺寸 | 第43-47页 |
4.5.3 工况3 中柱沉降大,洞口填充 | 第47-50页 |
4.5.4 工况4 边柱沉降大,洞口填充 | 第50-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实例工程中的运用 | 第56-6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6页 |
5.2 现场的调查 | 第56-57页 |
5.3 主要检测结果 | 第57-59页 |
5.4 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 | 第59-60页 |
5.5 处理思路 | 第60-63页 |
5.5.1 下部结构加固处理 | 第60-61页 |
5.5.2 上部结构加固处理 | 第61-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