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二 僧人担当社会教化者的条件 | 第11-20页 |
(一)儒家社会教化功能的衰退 | 第11-13页 |
(二)僧人实施教化的基础 | 第13-20页 |
三 僧人的社会教化行为 | 第20-38页 |
(一)僧人对上层社会的教化 | 第21-33页 |
(二)僧人对底层民众的教化 | 第33-38页 |
四 僧人教化活动的意义 | 第38-43页 |
(一)对佛教传播和发展的意义 | 第38-39页 |
(二)对佛教中国化的意义 | 第39-40页 |
(三)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社会的意义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