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WSNs中无需测距定位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0-13页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第10页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0-11页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1-12页
        1.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第12-13页
        1.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第13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体系架构第15-16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第16-25页
    2.1 节点定位技术的含义及基本术语介绍第16页
    2.2 节点位置计算方法第16-19页
        2.2.1 三边测量法第17页
        2.2.2 三角测量法第17-18页
        2.2.3 极大似然估计法第18-19页
    2.3 定位算法的分类第19页
    2.4 定位算法的评价指标第19-20页
    2.5 典型的定位算法第20-24页
        2.5.1 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第20-22页
        2.5.2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第22-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LAEP算法定位第25-29页
    3.1 LAEP算法介绍第25-27页
        3.1.1 前进跳距期望第25页
        3.1.2 LAEP算法定位过程第25-27页
    3.2 LAEP算法的误差分析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基于辅助修正点的定位求精算法第29-39页
    4.1 RLAACP算法基本思想第29-30页
    4.2 伪测距距离第30页
    4.3 计算距离第30页
    4.4 RLAACP算法第30-32页
    4.5 RLAACP算法定位流程第32页
    4.6 RLAACP仿真实验及分析第32-38页
        4.6.1 仿真环境及性能指标第32-33页
        4.6.2 定位精度与迭代求精次数、通信半径的关系第33-37页
        4.6.3 定位精度与未知节点数量的关系第37-38页
    4.7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基于矢量的定位求精算法第39-55页
    5.1 RLAV算法基本思想第39页
    5.2 位置校正矢量第39-41页
    5.3 目标函数第41-42页
    5.4 RLAV算法定位流程第42-43页
    5.5 RLAV的仿真实验及分析第43-54页
        5.5.1 “理想距离估计”条件下的RLAV算法性能分析第43-44页
        5.5.2 RLAV算法实际距离估计条件下的性能分析第44-50页
        5.5.3 RLAACP算法与RLAV算法比较第50-52页
        5.5.4 本文算法与改进的DV-Hop算法的定位误差比较第52-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能耗分析第55-59页
    6.1 能耗模型第55-56页
    6.2 RLAV算法在能耗方面的改进第56-57页
    6.3 改进算法的仿真分析第57-58页
    6.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7章 总结和展望第59-61页
    7.1 总结第59页
    7.2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非一致性内存访问架构的虚拟CPU调度系统
下一篇:基于框架理论的伪噪声通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