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关联公司人格混同典型案例及引发的思考 | 第11-13页 |
(一) 典型案例 | 第11-12页 |
(二) 引发的思考 | 第12-13页 |
二、关联公司及其人格混同的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一) 关联公司的界定标准 | 第13-14页 |
(二)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类型 | 第14-15页 |
1. 具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人格混同 | 第14页 |
2. 非具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人格混同 | 第14-15页 |
(三)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表现形式 | 第15-16页 |
1. 财产混同 | 第15页 |
2. 经营业务混同 | 第15页 |
3. 人事混同 | 第15-16页 |
三、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局限 | 第16-20页 |
(一)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1.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16-17页 |
2.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 | 第17-18页 |
(二) 关联公司适用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局限 | 第18-20页 |
1.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立法层面的不足 | 第18-19页 |
2.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层面的不足 | 第19-20页 |
四、域外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借鉴 | 第20-22页 |
(一) 美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借鉴 | 第20-21页 |
1. 美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判例模式 | 第20-21页 |
2. 对美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借鉴 | 第21页 |
(二) 德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借鉴 | 第21-22页 |
1. 德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21-22页 |
2. 对德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借鉴 | 第22页 |
五、关联公司人格混同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2-27页 |
(一) 增设关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规范 | 第22-24页 |
1. 增加具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关联公司适用的司法解释 | 第23页 |
2. 增加非具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关联公司适用的司法解释 | 第23-24页 |
(二) 发挥司法案例的在审判中的指导作用 | 第24页 |
(三)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应严格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24-26页 |
1. 对关联公司进行人格否定必须由债权人才可提出 | 第25页 |
2. 关联公司滥用了法人独立地位 | 第25页 |
3. 否认公司法人人格成为保护债权人的唯一方法 | 第25-26页 |
(四) 关联公司人格混同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举证责任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