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地球化学论文

陆架边缘海表层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陆源有机碳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第12-17页
        1.1.1 陆源有机碳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2 陆源有机碳的研究方法第13-17页
            1.1.2.1 有机物整体指标第14-15页
            1.1.2.2 生物标志物第15-17页
    1.2 木质素简介及其示踪陆源有机物的应用第17-22页
        1.2.1 木质素介绍第17-18页
        1.2.2 木质素参数及其应用第18-21页
            1.2.2.1 木质素的含量参数第19页
            1.2.2.2 木质素的植被参数第19-20页
            1.2.2.3 木质素的降解参数第20-21页
        1.2.3 木质素的定性定量测定第21-22页
            1.2.3.1 木质素的前处理第21页
            1.2.3.2 木质素单体的检测第21-22页
    1.3 国内外对木质素示踪应用的相关研究第22-25页
        1.3.1 以沉积物为载体的示踪应用第22-23页
        1.3.2 以泥炭为载体的示踪应用第23-24页
        1.3.3 其他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25-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页
        1.4.2 主要内容第25页
        1.4.3 创新点第25-26页
2 实验部分第26-34页
    2.1 前言第26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8页
        2.2.1 主要试剂第26-27页
        2.2.2 主要仪器第27-28页
    2.3 木质素单体的测量方法第28-32页
        2.3.1 样品采集第28页
        2.3.2 样品前处理第28-29页
        2.3.3 气相色谱分析第29-31页
        2.3.4 重复性实验第31-32页
            2.3.4.1 长江口及杭州湾样品的重复性实验第31-32页
            2.3.4.2 富阳湖样品的重复性实验第32页
    2.4 TOC%、TN%及δ~(13)C的测定第32-34页
3 长江口、杭州湾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第34-49页
    3.1 前言第34-35页
    3.2 研究区域概况与采样站位分布第35-37页
    3.3 结果分析第37-44页
        3.3.1 δ~(13) C,TOC以及C/N第37-39页
        3.3.2 木质素参数第39-44页
    3.4 讨论第44-47页
        3.4.1 陆源及海源第44-45页
        3.4.2 植被来源第45-46页
        3.4.3 木质素的降解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4 北极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第49-68页
    4.1 前言第49-50页
    4.2 研究区域与采样站位分布第50-52页
    4.3 结果分析第52-60页
        4.3.1 前言第52-53页
        4.3.2 TOC%及C/N第53页
        4.3.3 木质素参数第53-60页
    4.4 讨论第60-66页
        4.4.1 陆源及海源第60-62页
        4.4.2 植被来源第62-64页
        4.4.3 木质素的降解第64-66页
    4.5 小结第66-68页
5 总结第68-70页
    5.1 主要结论第68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9页
附录第89-91页
个人简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宿南矿区7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
下一篇: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效率分析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