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前言 | 第15页 |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15-19页 |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 第15-16页 |
·镍氢、镍镉、锂离子电池性能对比 | 第16-17页 |
·锂离子电池主要组成材料简介 | 第17-18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8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8-19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9-25页 |
·炭材料 | 第19-22页 |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 第22-23页 |
·金属和氧化物/炭复合材料 | 第23-25页 |
·其他负极材料 | 第25页 |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实验所用原料与设备仪器 | 第27-28页 |
·原料 | 第27页 |
·化学试剂 | 第27页 |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以SnCl_2为锡源制备碳/锡复合材料 | 第28页 |
·以SnSO_4为锡源制备碳/锡复合材料 | 第28-29页 |
·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9-30页 |
·热重--示差扫描同步热分析 | 第30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0-33页 |
·电极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30-31页 |
·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以SnCl_2为锡源制备锡/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页 |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3-36页 |
·TEM和HRTEM分析 | 第33-34页 |
·XRD分析 | 第34-35页 |
·热重--示差扫描同步热分析 | 第35-36页 |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40页 |
·锡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碳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以SnSO_4为锡源制备锡/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页 |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3-45页 |
·HRTEM分析 | 第43-44页 |
·XRD分析 | 第44-45页 |
·热重--示差扫描同步热分析 | 第45页 |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52页 |
·锡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碳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碳化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粘结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高能球磨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5页 |
第五章 以SnCl_2为锡源制备碳/锡复合材料工艺流程探索 | 第55-59页 |
·前言 | 第55页 |
·采用混合、碳化的流程 | 第55-56页 |
·采用混合、氧化、碳化的流程 | 第56-57页 |
·采用混合、还原、碳化的流程 | 第57页 |
·采用混合、还原、氧化、碳化的流程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