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热离子、热电子换能器论文

热电池镍系正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热电池简介第12-14页
        1.1.1 热电池结构第12-13页
        1.1.2 热电池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 热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FeS_2和CoS_2传统正极材料第15-16页
        1.2.2 钒氧化合物、氟化物及硫化物新型正极材料第16-18页
        1.2.3 热电池正极材料特性要求与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 镍系(NiCl_2、NiS_2)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9-23页
        1.3.1 NiCl_2正极材料发展评述第19-21页
        1.3.2 NiS_2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3 热电池镍系正极材料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第22-23页
    1.4 热电池正极材料纳米化及碳改性评述第23-28页
        1.4.1 纳米化优势及方法第23-24页
        1.4.2 碳包覆优势及方法第24-25页
        1.4.3 热电池正极材料纳米化和碳改性的研究现状第25-28页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8-30页
        1.5.1 选题依据第28页
        1.5.2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30-38页
    2.1 实验试剂第30页
    2.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3 相关正极材料合成工艺第31-32页
        2.3.1 碳包覆NiCl_2合成第31页
        2.3.2 纳米NiS_2制备第31页
        2.3.3 碳包覆NiS_2的合成第31-32页
        2.3.4 碳包覆NiS_2/NiCl_2复合型材料的合成第32页
    2.4 热电池单电池组装第32-33页
    2.5 单体热电池测试第33-34页
    2.6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34-35页
        2.6.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4页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4-35页
        2.6.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5页
        2.6.4 热重分析(TG)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5页
        2.6.5 粒径分析第35页
        2.6.6 BET比表面积分析第35页
    2.7 热电池的性能表征第35-38页
第3章 碳包覆NiCl_2的制备、熔浸性及放电性能研究第38-57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碳包覆NiCl_2合成工艺与组织结构第39-47页
        3.2.1 纯相NiCl_2合成第39-43页
        3.2.2 碳包覆NiCl_2的制备第43-47页
    3.3 碳包覆NiCl_2材料的熔浸性研究第47-50页
    3.4 碳包覆NiCl_2正极材料放电性能研究第50-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纳米NiS_2的合成及放电机理研究第57-73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低温固相法制备纳米NiS_2的工艺与组织结构第58-63页
        4.2.1 镍源及球磨时间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第58-61页
        4.2.2 烧结温度及时间对制备纯相纳米NiS_2的影响第61-63页
    4.3 球磨-低温烧结制备纳米NiS_2的形貌结构分析第63-66页
    4.4 纳米化提高NiS_2正极材料放电性能的机理研究第66-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碳改性构建纳米NiS_2无壳石榴结构及其放电性能研究第73-97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NiS_2/C的合成工艺及物相、形貌分析第74-77页
    5.3 无壳石榴结构提高纳米NiS_2热稳定性的机理探索第77-81页
    5.4 无壳石榴结构高温放电多重效应第81-93页
        5.4.1 无壳石榴结构提高纳米NiS_2正极放电性能的规律第81-87页
        5.4.2 无壳石榴结构在高温放电条件下稳定电极结构的机制第87-89页
        5.4.3 无壳石榴结构抑制放电产物迁移的效应第89-93页
    5.5 纳米NiS_2粉末混批制备无壳石榴结构正极材料的初步研究第93-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碳包覆NiS_2/NiCl_2复合正极材料制备及放电性能初步研究第97-107页
    6.1 引言第97-98页
    6.2 复合型正极材料合成工艺与组织结构第98-99页
    6.3 复合型正极材料放电性能及放电机理的研究第99-106页
    6.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结论第107-109页
创新点第109-110页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4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纳米有序阵列的构筑及其超电容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IL-17信号通路关键基因DNA甲基化在骨关节炎软骨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