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卡拉塔格矿集区红海VMS型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8页 |
1.2.1 VMS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和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红海矿床及卡拉塔格矿集区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1-28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23页 |
2.2 卡拉塔格矿集区地质特征 | 第23-28页 |
2.2.1 矿集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 | 第24-26页 |
2.2.2 矿产及成矿作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红海VMS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28-69页 |
3.1 矿区地质及含矿建造特征 | 第28-32页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8页 |
3.1.2 容矿火山岩层序 | 第28-32页 |
3.2 矿体特征 | 第32-47页 |
3.2.1 矿体类型及基本特征 | 第32-36页 |
3.2.2 矿体空间变化特征 | 第36-47页 |
3.3 矿石矿物特征 | 第47-55页 |
3.3.1 矿石类型及矿石矿物基本特征 | 第47-50页 |
3.3.2 主要脉石矿物特征 | 第50-51页 |
3.3.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 | 第51-52页 |
3.3.4 矿石的空间分带特征 | 第52-55页 |
3.4 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 第55-66页 |
3.4.1 成矿元素特征 | 第55-59页 |
3.4.2 矿化元素组合 | 第59-62页 |
3.4.3 硫化物稀土元素特征及讨论 | 第62-66页 |
3.5 围岩蚀变特征 | 第66-69页 |
3.5.1 矿体的围岩蚀变特征 | 第66-67页 |
3.5.2 蚀变矿物空间分带 | 第67-69页 |
第四章 金富集特征研究 | 第69-75页 |
4.1 红海矿床金元素富集特征 | 第69-74页 |
4.2 红海矿床Au元素迁移讨论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矿床成因、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 | 第75-86页 |
5.1 矿床成因类型厘定 | 第75-76页 |
5.2 成矿年龄 | 第76-80页 |
5.3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 第80-82页 |
5.3.1 成矿流体性质 | 第80-81页 |
5.3.2 成矿物质来源 | 第81-82页 |
5.4 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讨论 | 第82-84页 |
5.5 找矿预测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