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

民国时期河南省国术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第10-12页
        一 河南省“武术强省”建设的需求第10页
        二 河南省武术史研究的需求第10-11页
        三 河南省武术自觉、自信的需求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第13-14页
        一 研究对象第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现状第14-19页
        一 关于中央国术馆的研究第14-17页
        二 关于地方国术馆的研究第17页
        三 关于河南省国术馆的研究第17-19页
第二章 河南省国术馆建立背景第19-24页
    第一节 政治背景第19-21页
    第二节 文化背景第21-22页
    第三节 民俗背景第22-24页
第三章 河南省国术馆的建立第24-46页
    第一节 河南国术馆馆址第25-27页
    第二节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组织制度第27-30页
        一 遵循中央国术馆制定的《省市国术馆组织大纲及行政系统》第27-28页
        二 河南省国术馆的其他制度第28-30页
    第三节 河南省国术馆组织架构第30-36页
        一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机构设置第30-32页
        二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职能部门第32-35页
        三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管理人员第35-36页
    第四节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教授人员第36-39页
    第五节 河南省国术馆工资待遇第39-43页
    第六节 河南省国术馆附设国术培训班第43-46页
第四章 河南省国术馆的主要成就与停办第46-72页
    第一节 河南省国术馆举行的主要武术活动及竞赛成绩第46-65页
        一 实施河南省国术省考第46-52页
        二 协调组织河南省各区行政公署国术比赛第52-58页
        三 组织参加中华民国国术国考第58-61页
        四 参与国内外武术交流活动第61-65页
    第二节 河南省国术馆主要学术成果第65-67页
    第三节 河南省县(市)级地方国术馆建立概况第67-70页
    第四节 河南国术馆停办的原因第70-72页
        一 权利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第70页
        二 经费问题掣肘武术活动无法开展第70页
        三 战乱问题约束国术馆无法正常开办第70页
        四 封建门户之见制约国术推广第70页
        五 政权问题导致河南省国术馆彻底结束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简介及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0-81页
    简介第80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80页
    学术获奖证书第80-81页
附件第81-101页
    附1:河南省党部呈请设永城夏邑国术馆的公函第81-84页
    附2:老拳师统计样表(郭增莲)第84-86页
    附3:第二届国术国考河南省应试人员履历一览表第86-92页
    附4:河南省各区县运动会举行办法大纲第92-93页
    附5: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材料《国术初步教科书》部分内容第93-101页
    附6:专家访谈提纲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民健身背景下郑州市大众篮球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济南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