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泥石流拦砂坝防治工程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梯级拦砂坝对泥石流消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泥石流梯级拦砂坝库容淤积特征与分析 | 第16-48页 |
2.1 泥石流形成因素及运动特征影响因素 | 第16-21页 |
2.1.1 地形因素 | 第16-18页 |
2.1.2 物源因素 | 第18-20页 |
2.1.3 水源因素 | 第20-21页 |
2.2 坝后堆积物结构成分特征研究 | 第21-35页 |
2.2.1 坝后堆积物空间分布特征 | 第21-26页 |
2.2.2 坝后沟床回淤纵比降变化 | 第26-28页 |
2.2.3 堆积物颗粒级配变化 | 第28-35页 |
2.3 停淤区堆积体对沟域的重塑作用 | 第35-48页 |
2.3.1 对两岸松散坡体护坡作用 | 第35-37页 |
2.3.2 库区堆积物回淤对沿程沟床保护作用 | 第37-40页 |
2.3.3 坝后回淤区泥石流运动能的损失及固体物质停淤分析 | 第40-48页 |
第3章 梯级拦砂坝对泥石流消能作用 | 第48-78页 |
3.1 单坝对泥石流消能分析 | 第48-71页 |
3.1.1 物理模型的构建 | 第48-52页 |
3.1.2 流体过坝消能过程分析 | 第52-56页 |
3.1.3 基于断面单位能量对泥石流运动状态的评估 | 第56-60页 |
3.1.4 坝后回淤区间流体中石块运动特征分析 | 第60-64页 |
3.1.5 坝体消能过程中石块对溢流口及坝基的损耗 | 第64-71页 |
3.2 梯级拦砂坝消能作用分析 | 第71-78页 |
3.2.1 四级连续拦砂坝模型的构建 | 第71-73页 |
3.2.2 梯级拦砂坝消能机理及对应泥石流特性变化分析 | 第73-76页 |
3.2.3 梯级拦砂坝消能效果分析 | 第76-78页 |
第4章 彻底关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分析 | 第78-84页 |
4.1 物源冲出量防治效果 | 第78-80页 |
4.2 沟口泥石流冲出流速及冲击力分析 | 第80-8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