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岩石爆破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连续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1-12页 |
1.2.2 非连续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2-13页 |
1.2.3 连续与非连续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6页 |
2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基本原理 | 第16-30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块体位移和变形 | 第16-18页 |
2.3 块体系统平衡方程式 | 第18页 |
2.4 各类子矩阵 | 第18-25页 |
2.4.1 弹性子矩阵 | 第18-20页 |
2.4.2 初始应力子矩阵 | 第20页 |
2.4.3 点荷载子矩阵 | 第20-21页 |
2.4.4 体积力荷载子矩阵 | 第21-22页 |
2.4.5 惯性力子矩阵 | 第22-24页 |
2.4.6 接触和相互嵌入 | 第24-25页 |
2.5 DDA主程序的几点完善 | 第25-29页 |
2.5.1 平面应变 | 第25-27页 |
2.5.2 线载荷 | 第27-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3 进一步验证改进的子块体开裂算法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改进的子块体开裂模拟算法简介 | 第30-31页 |
3.3 静态条件下的模拟与分析 | 第31-38页 |
3.3.1 单条预置裂纹问题的模拟与分析 | 第31-34页 |
3.3.2 两条共线预置裂纹问题的模拟与分析 | 第34-38页 |
3.4 动态条件下的模拟与分析 | 第38-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4 爆炸应力波的凿岩爆破破岩作用模拟 | 第40-48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爆炸应力波载荷的施加 | 第40-41页 |
4.3 单炮孔条件下应力波作用的模拟与分析 | 第41-44页 |
4.3.1 凿岩爆破中应力波传播的模拟 | 第41-43页 |
4.3.2 爆炸应力波破岩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 第43-44页 |
4.4 双炮孔条件下应力波作用的模拟与分析 | 第44-47页 |
4.5 小结 | 第47-48页 |
5 爆生气体的凿岩爆破破岩作用模拟 | 第48-59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多炮孔条件下爆生气体破岩作用的DDA模拟方法 | 第48-53页 |
5.3 单炮孔条件下爆生气体作用的模拟与分析 | 第53-54页 |
5.4 双炮孔条件下爆生气体作用的模拟与分析 | 第54-56页 |
5.5 多炮孔条件下爆生气体作用的模拟与分析 | 第56-58页 |
5.6 小结 | 第58-59页 |
6 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下的爆破破岩模拟 | 第59-71页 |
6.1 引言 | 第59页 |
6.2 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的D D A模 拟方法 | 第59页 |
6.3 两者共同作用下不同能量比率的模拟与分析 | 第59-62页 |
6.4 不同岩质条件(弹性模量)下的模拟与分析 | 第62-64页 |
6.5 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模拟与分析 | 第64-67页 |
6.6 不同抵抗线条件下的模拟与分析 | 第67-69页 |
6.7 小结 | 第69-7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7.1 结论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