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黑色金属冶炼论文

电解锰渣中氨氮处理的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电解锰生产过程第9-11页
    1.2 电解锰渣的危害第11-13页
        1.2.1 锰渣中金属离子的危害第12页
        1.2.2 锰渣中氨氮的危害第12-13页
    1.3 电解锰渣中氨氮的处理方式第13-16页
        1.3.1 源头控制第13-14页
        1.3.2 资源化利用第14页
        1.3.3 无害化处置第14-15页
        1.3.4 本课题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课题来源第16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6-19页
        1.5.1 研究意义第16页
        1.5.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19页
        2.1.2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1.3 实验仪器第20页
    2.2 测试方法第20-22页
    2.3 材料表征第22-25页
        2.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第22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2页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2页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A- DTA)第22-23页
        2.3.6 722 型分光光度计第23页
        2.3.7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第23-25页
3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理化特性的影响第25-33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理化特性的影响第25-31页
        3.2.1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化学成分的影响第25-26页
        3.2.2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矿物组成的影响第26页
        3.2.3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热稳定性的影响第26-28页
        3.2.4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孔径的影响第28页
        3.2.5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形貌特征的影响第28-29页
        3.2.6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渗透特性的影响第29-30页
        3.2.7 电场作用对电解锰渣浸出特性的影响第30-31页
    3.3 小结第31-33页
4 电化学法去除电解锰渣中氨氮的研究第33-47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电化学法去除电解锰渣中氨氮的方法和实验装置第33-34页
    4.3 电化学法去除电解锰渣中氨氮的研究第34-40页
        4.3.1 不同添加剂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第34-35页
        4.3.2 电解锰渣中共存金属阳离子的影响第35-36页
        4.3.3 初始氯离子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4.3.4 电压强度的影响第37-38页
        4.3.5 固液比的影响第38-39页
        4.3.6 初始pH值的影响第39-40页
    4.4 电化学氧化法去除电解锰渣中氨氮的机理分析第40-46页
        4.4.1 循环伏安分析第40-41页
        4.4.2 氧化产物的分析第41-42页
        4.4.3 中间产物的分析第42页
        4.4.4 溶液pH值的变化第42-43页
        4.4.5 锰离子抑制氨氮去除的机理第43-45页
        4.4.6 实验原理总结第45-46页
    4.5 小结第46-47页
5 电化学法联合锰离子固化法去除电解锰渣中氨氮的研究第47-55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固化锰离子的实验方法第47-48页
    5.3 锰离子固化的研究第48-52页
        5.3.1 不同固化法对锰和氨氮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5.3.2 碳酸钠添加量对锰固化的影响第49页
        5.3.3 碳酸钠添加量对溶液pH值的影响第49-50页
        5.3.4 反应时间对锰固化的影响第50页
        5.3.5 电化学法去除固化锰离子后的氨氮第50-51页
        5.3.6 矿物相特征的变化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5页
6 CO_2回收氨氮和固定锰的研究第55-65页
    6.1 引言第55页
    6.2 CO_2回收氨氮和固定锰的方法和实验装置第55页
    6.3 CO_2回收氨氮和固定锰的研究第55-60页
        6.3.1 未加CaO条件下CO_2对电解锰渣中氨氮和锰浓度的影响第55-56页
        6.3.2 氧化钙作用下CO_2对电解锰渣中氨氮和锰浓度的影响第56-57页
        6.3.3 二氧化碳通入速率对电解锰渣中氨氮和锰浓度的影响第57-58页
        6.3.4 反应温度对电解锰渣中氨氮和锰浓度的影响第58-59页
        6.3.5 搅拌速率对电解锰渣中氨氮和锰浓度的影响第59-60页
        6.3.6 最佳实验条件下产物量第60页
    6.4 矿物相特征的变化第60-62页
    6.5 处理后锰渣的浸出特性变化第62-63页
    6.6 适合工业化规模的回收氨氮和固定锰离子工艺建议第63-64页
    6.7 小结第64-65页
7 总结第65-67页
    7.1 结论第65页
    7.2 创新点第65-66页
    7.3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第75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5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第75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浓度苯在Cu-Mn-Ce催化剂上的催化燃烧特性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硒化物析氢电极的控制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