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1.2 SiO_(2f)/SiO_2复合材料连接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2.1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的胶接连接 | 第8-9页 |
| 1.2.2 SiO_(2f)/SiO_2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 | 第9-11页 |
| 1.3 碳纳米管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3.1 碳纳米管性质 | 第11-13页 |
| 1.3.2 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 | 第13-15页 |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6-20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2.2 实验设备 | 第16-17页 |
| 2.2.1 碳纳米管生长设备 | 第16页 |
| 2.2.2 润湿角测量设备 | 第16-17页 |
| 2.2.3 钎焊设备 | 第17页 |
| 2.3 实验过程 | 第17-18页 |
| 2.4 微观分析及性能测试 | 第18-20页 |
| 2.4.1 复合材料表面拉曼测试 | 第18页 |
|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18页 |
|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18-19页 |
| 2.4.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19页 |
| 2.4.5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19-20页 |
| 第3章 SiO_(2f)/SiO_2复合材料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工艺研究 | 第20-33页 |
| 3.1 引言 | 第20页 |
| 3.2 PECVD生长碳纳米管过程 | 第20-22页 |
| 3.3 工艺参数对生长碳纳米管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 第22-28页 |
| 3.3.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3.2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3.3.3 生长温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 3.3.4 生长气体压强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3.5 生长时间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4 碳纳米管生长最佳工艺参数及碳纳米管表征 | 第28-3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4章 表面生长CNTs的SiO_(2f)/SiO_2与TC4 钎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 | 第33-48页 |
| 4.1 引言 | 第33页 |
| 4.2 SiO_(2f)/SiO_2复合材料与TC4 钎焊连接界面分析 | 第33-36页 |
| 4.3 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的影响 | 第36-41页 |
| 4.3.1 钎焊温度对接头界面组织的影响 | 第36-39页 |
| 4.3.2 保温时间对界面组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3.3 碳纳米管生长时间对界面组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4 工艺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及接头断裂位置分析 | 第41-4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碳纳米管生长改善接头性能的机制分析 | 第48-65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碳纳米管促进AgCuTi钎料润湿机制分析 | 第48-62页 |
| 5.3 碳纳米管对钎缝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