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5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有关产业转移与协调发展的定义及理论综述第9-13页
     ·协调发展的定义第9页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第9-12页
     ·协调发展理论综述第12-13页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第15-24页
   ·城市带的内涵第15-16页
   ·国外及国内有影响力的城市带第16-18页
     ·国外五大城市带第16-17页
     ·我国的大型城市带第17-18页
   ·皖江城市带地区发展现状第18-22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总量指标分析第19-20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个城市的主要指标分析第20-22页
   ·皖江城市带具有的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皖江城市带面临的机遇第22页
     ·皖江城市带具有的优势第22-23页
     ·皖江城市带面临的挑战第23-24页
第三章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梯度分析第24-37页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总量梯度分析第24-28页
     ·地区GDP梯度分析第25页
     ·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梯度分析第25-26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梯度分析第26-27页
     ·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梯度分析第27-28页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相对量梯度分析第28-33页
     ·人均相对量梯度分析第28-30页
     ·地均相对量梯度分析第30-32页
     ·经济增长率梯度分析第32-33页
   ·总量综合梯度与相对量综合梯度比较分析第33-37页
第四章 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评价第37-44页
   ·基础设施建设第40页
   ·环境承载能力第40-41页
   ·生产要素存量第41-42页
   ·产业结构第42页
   ·经济开放程度第42-44页
第五章 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内容分析第44-48页
   ·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宏观背景第44-45页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特点第45-46页
     ·发展水平第45页
     ·产业结构第45页
     ·发展前景第45-46页
   ·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第46-47页
   ·承接产业转移中推进协调发展的内容第47-48页
第六章 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与解决路径第48-54页
   ·承接产业转移中促进实现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第48-51页
     ·各地区存在行政壁垒第48-49页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第49页
     ·沉没成本问题第49页
     ·劳动力的实际成本问题第49-50页
     ·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第50-51页
   ·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第51-54页
     ·跨江发展,优势互补第51页
     ·统筹规划,形成关联第51-52页
     ·以皖江地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发展第52页
     ·承接产业转移与合芜蚌新区发展相协调第52-53页
     ·梯度转移与跨越式转移同步实现第53页
     ·市场为主,行政引导第53页
     ·政策统一,利益分享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扩权强县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安徽和山东的县域经济比较研究
下一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以合肥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