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与设备论文

基于分子对接的漆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与酚类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名词缩写对照表第18-19页
第1章 绪论第19-41页
    1.1 典型酚类环境污染物壬基酚、辛基酚和氯酚的来源和性质第19-22页
        1.1.1 壬基酚的来源和性质第19-21页
        1.1.2 辛基酚的来源和性质第21页
        1.1.3 氯酚的来源和性质第21-22页
    1.2 漆酶的来源、性质、催化途径和在环境污染物降解领域的应用第22-28页
        1.2.1 漆酶的来源第22-23页
        1.2.2 漆酶的性质第23-24页
        1.2.3 漆酶的催化途径第24-26页
        1.2.4 漆酶在环境污染物降解领域的应用第26-28页
    1.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来源、性质、催化降解途径和在环境污染降解领域的应用第28-30页
        1.3.1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来源第28页
        1.3.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性质第28页
        1.3.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途径第28-29页
        1.3.4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环境污染降解领域的应用第29-30页
    1.4 分子对接概述第30-33页
        1.4.1 分子对接的原理第30-31页
        1.4.2 分子对接常用的软件和数据库第31页
        1.4.3 分子对接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第31-33页
    1.5 量子点的性质、作用机制和应用第33-38页
        1.5.1 量子点的性质第33-34页
        1.5.2 量子点的作用机制第34-35页
        1.5.3 量子点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第35-38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38-41页
        1.6.1 研究目的第38页
        1.6.2 研究内容第38-39页
        1.6.3 技术路线第39-41页
第2章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研究第41-80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2-49页
        2.2.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结构第42-43页
        2.2.2 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结构第43页
        2.2.3 T.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分析方法第43-48页
        2.2.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亲和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48页
        2.2.5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疏水作用相似性分析第48-4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9-79页
        2.3.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对接结果分析第49-50页
        2.3.2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空间作用能量分析第50-51页
        2.3.3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亲和力分析第51-52页
        2.3.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轮廓分析第52-68页
        2.3.5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壬基酚同分异构体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68-79页
    2.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3章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研究第80-102页
    3.1 前言第80-8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81-84页
        3.2.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的结构第81页
        3.2.2 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结构第81页
        3.2.3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分析方法第81-84页
        3.2.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亲和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84页
        3.2.5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疏水作用相似性的比较第8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4-101页
        3.3.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对接结果分析第84-86页
        3.3.2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空间作用能量分析第86页
        3.3.3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亲和力分析第86-87页
        3.3.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轮廓分析第87-95页
        3.3.5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95-96页
        3.3.6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辛基酚同分异构体的疏水作用相似性分析第96-101页
    3.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4章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研究第102-118页
    4.1 引言第102-10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103-105页
        4.2.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的结构第103页
        4.2.2 氯酚同分异构体结构第103-104页
        4.2.3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分析方法第104页
        4.2.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104-10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5-116页
        4.3.1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对接结果分析第105-106页
        4.3.2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相互作用总能量和空间作用能量分析第106页
        4.3.3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轮廓分析第106-113页
        4.3.4 Trametes versicolor漆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结合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113-116页
    4.4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5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研究第118-139页
    5.1 引言第118-11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19-120页
        5.2.1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Ⅰ和Ⅱ的结构第119-120页
        5.2.2 氯酚同分异构体结构第120页
        5.2.3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Ⅰ和 Ⅱ 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对接分析方法第120页
        5.2.4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Ⅰ和 Ⅱ 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12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0-138页
        5.3.1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Ⅰ和Ⅱ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对接结果分析第120-122页
        5.3.2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Ⅰ和 Ⅱ 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相互作用总能量和空间作用能量分析第122-123页
        5.3.3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Ⅰ和Ⅱ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结合轮廓分析第123-132页
        5.3.4 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Ⅰ和 Ⅱ 与氯酚同分异构体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分析第132-138页
    5.4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39-143页
    6.1 结论第139-141页
    6.2 创新点第141页
    6.3 展望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1-164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第164-165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课题第165-166页
致谢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钼镍基硫(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析氢性能研究
下一篇:铰接多浮体水动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