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三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内涵 | 第11-13页 |
一 国外关于证明妨碍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我国关于证明妨碍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3-17页 |
一 经验法则说 | 第13-14页 |
二 诚信原则违背说 | 第14-15页 |
三 实体损害赔偿义务说 | 第15页 |
四 诉讼协力义务违反说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证明妨碍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证明妨碍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7-21页 |
一 证明妨碍行为的主体要件 | 第17-18页 |
二 证明妨碍行为的主观要件 | 第18-19页 |
三 证明妨碍行为的客观要件 | 第19-20页 |
四 证明妨碍行为的客体要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证明妨碍行为的法律效果 | 第21-24页 |
一 采取公法手段进行制裁 | 第21-22页 |
二 实行证明责任转换 | 第22页 |
三 采取司法拟制 | 第22页 |
四 降低证明标准 | 第22-23页 |
五 直接作出终局判决 | 第23页 |
六 排除妨碍人提出证据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立法现状与司法现状考察 | 第24-28页 |
一 证明妨碍制度的立法现状考察 | 第24-26页 |
二 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的司法现状考察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的现存问题 | 第28-32页 |
一 证明妨碍制度的立法位阶过低 | 第28-29页 |
二 对证明妨碍的相关要件界定模糊 | 第29-30页 |
三 当事人保存、提出证据的义务规定不明确 | 第30页 |
四 对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方式不合理 | 第30-31页 |
五 当事人程序保障条款缺失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证明妨碍行为出现的原因 | 第32-33页 |
一 诉讼体制的转型和审判方式的改革致使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增强 | 第32页 |
二 当代诉讼种类的多样化为证明妨碍行为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 第32页 |
三 当事人调查取证权较弱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建议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转换规制证明妨碍的基本思路 | 第33-34页 |
一 转变立法理念 | 第33-34页 |
二 明确证明妨碍的一般规定 | 第34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的具体构想 | 第34-40页 |
一 提高规制证明妨碍行为的法律位阶 | 第35页 |
二 进一步明确证明妨碍的相关要件 | 第35-36页 |
三 明确当事人的证据保存、提出义务 | 第36-38页 |
四 规范对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方式 | 第38-39页 |
五 设立程序保障条款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