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与工业结构、环境保护关系定量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创新点和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工业结构、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3-17页
   ·污染排放强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13页
   ·工业结构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互动关系的理论概述第13-15页
     ·工业发展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第13-14页
     ·工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第14-15页
   ·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基本理论第15-17页
第三章 安徽省工业结构、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现状第17-30页
   ·安徽省工业结构现状第17-22页
     ·安徽工业现状第17页
     ·安徽省工业部门结构现状第17-19页
     ·安徽省工业组织结构现状第19-20页
     ·安徽省工业技术结构现状第20-22页
   ·安徽省环境保护现状第22-25页
     ·环保投资逐年增加第22-23页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得到强化第23-24页
     ·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第24-25页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现状第25-30页
     ·工业废水排放第25-26页
     ·废气排放的数量及趋势第26-27页
     ·固体废弃物排放第27-28页
     ·安徽省污染排放强度现状第28-30页
第四章 安徽省工业结构、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定量分析第30-53页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第30-33页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与工业结构、环保护调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第33-53页
     ·工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FI)第33-38页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水平(FP)第38-43页
     ·安徽省环境保护综合水平(FE)第43-48页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环境保护与工业结构关系研究第48-53页
第五章 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相对全国较高的原因分析第53-56页
   ·工业结构偏重是安徽省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根源第53-54页
   ·创新机制缺乏是安徽省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第54-55页
   ·工业组织结构低下是安徽省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第55-56页
第六章 促进安徽省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降低的政策和建议第56-62页
   ·加快工业升级转化,优化工业结构第56页
   ·创新环境保护手段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保护第56-58页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第58-60页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第60-62页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经济总量控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下一篇: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