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8页 |
1.1 铝对植物的毒害 | 第20页 |
1.2 植物的耐铝毒机制 | 第20-24页 |
1.2.1 植物耐铝的生理机制 | 第21-22页 |
1.2.2 植物耐铝的分子机制 | 第22-24页 |
1.3 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3.2 bHLH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 | 第26-30页 |
1.4 植物MATEs研究进展 | 第30-46页 |
1.4.1 植物MATEs基因的结构和分类 | 第31-32页 |
1.4.2 植物MATEs的亚细胞定位及生理功能 | 第32-46页 |
1.4.2.1 外源性物质的排出 | 第34页 |
1.4.2.2 次生代谢产物的排出和累积 | 第34-39页 |
1.4.2.3 对金属离子的转运 | 第39-43页 |
1.4.2.4 植物激素合成及信号传递 | 第43-44页 |
1.4.2.5 其它生理功能 | 第44-4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6-48页 |
第二章 GmbHLH30的差异表达、亚细胞定位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 第48-6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2.1.1.1 植物材料培养 | 第49页 |
2.1.1.2 铝胁迫处理 | 第49页 |
2.1.1.3 试剂的配制 | 第49-5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2.1.2.1 RNA提取 | 第51页 |
2.1.2.2 反转录 | 第51页 |
2.1.2.3 荧光定量PCR | 第51页 |
2.1.2.4 植物总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51-52页 |
2.1.2.5 洋葱表皮中的瞬时表达定位 | 第52页 |
2.1.2.6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第52-56页 |
2.2 结果 | 第56-60页 |
2.2.1 铝胁迫下丹波黑大豆根和叶中GmbHLH30在转录水平上表达的差异 | 第56页 |
2.2.2 铝胁迫下丹波黑大豆根和叶中GmbHLH30在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差异 | 第56-57页 |
2.2.3 GmbHLH30蛋白在洋葱表皮中瞬时表达的亚细胞定位 | 第57-58页 |
2.2.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筛选GmbHLH30的靶基因 | 第58-60页 |
2.3 讨论 | 第60-66页 |
第三章 GmbHLH30对GmMATE和GmALMT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分析 | 第66-8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66-72页 |
3.1.1 植物材料培养 | 第66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66-72页 |
3.1.2.1 含GmbHLH30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烟草 | 第66-67页 |
3.1.2.2 转GmbHLH30基因植物的筛选 | 第67-68页 |
3.1.2.3 转GmbHLH30烟草的耐铝分析 | 第68页 |
3.1.2.4 植物表达载体pHGWL7-pGmALMT1-LUC的构建 | 第68-70页 |
3.1.2.5 pHGWL7-pGmALMT1-LUC载体转化转GmbHLH30烟草 | 第70-71页 |
3.1.2.6 双转基因植物中GmbHLH30对GmALMT1启动子的调控活性检测 | 第71-72页 |
3.1.2.7 转GmbHLH30烟草中瞬时表达pHGWL7-pGmALMT1-LUC和pHGWL7-pGmMATE-LUC检测GmbHLH30对GmALMT1启动子和GmMATE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 第72页 |
3.2 结果 | 第72-80页 |
3.2.1 转基因植物中GmbHLH30的整合情况 | 第72-73页 |
3.2.2 转基因植物中GmbHLH30的表达情况分析 | 第73-74页 |
3.2.2.1 转GmbHLH30基因植物中GmbHLH30的转录水平检测 | 第73页 |
3.2.2.2 转GmbHLH30基因植物中GmbHLH30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第73-74页 |
3.2.3 转基因植株的耐铝分析 | 第74-76页 |
3.2.3.1 转基因植物铝处理条件下的根相对伸长率及生长情况 | 第74-75页 |
3.2.3.2 铝处理下根尖的苏木精染色情况及耐铝分级 | 第75-76页 |
3.2.4 pHGWL7-pGmALMT1-LUC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6-77页 |
3.2.5 pHGWL7-pGmALMT1-LUC植物表达载体转化转GmbHLH30烟草 | 第77页 |
3.2.6 双转基因植物中GmbHLH30对GmALMT1启动子的调控活性检测 | 第77-78页 |
3.2.7 转GmbHLH30烟草中分别瞬时表达pHGWL7-pGmALMT1-LUC和pHGWL7-pGmM4TE-LUC植物表达载体检测GmbHLH30对GmALMT1启动子和GmMATE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 第78-80页 |
3.3 讨论 | 第80-82页 |
第四章 GmbHLH30靶基因GmMATE-TB1的表达、分离、鉴定及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结构模拟分析 | 第82-10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4.1.1 植物材料培养及铝胁迫处理 | 第82-83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4.1.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83页 |
4.1.2.2 荧光定量PCR | 第83页 |
4.1.2.3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第83-85页 |
4.1.2.4 植物表达载体在洋葱表皮中的瞬时表达 | 第85页 |
4.1.2.5 对GmMATE结构模拟的模型构建 | 第85页 |
4.2 结果 | 第85-95页 |
4.2.1 丹波黑大豆pCAMBIA1300-GmMATE-TB1-GFP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5-86页 |
4.2.2 丹波黑大豆GmMATE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GmMATE序列的比较 | 第86-90页 |
4.2.3 对GmMATE和GmMATE-TB1的结构建模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4.2.4 丹波黑大豆铝胁迫下GmMATE-TB1的表达谱分析 | 第92-93页 |
4.2.5 pCAMBIA1300-GmMATE-TB1-GFP植物表达载体在洋葱表皮中的瞬时表达定位 | 第93-94页 |
4.2.6 铝、镉和锰胁迫下丹波黑大豆根尖GmbHLH30和GmMATE-TB1表达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94-95页 |
4.3 讨论 | 第95-100页 |
第五章 过表达拟南芥AtPrx64基因烟草耐铝机理分析 | 第100-106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101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101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101页 |
5.1.2.1 铝含量的测定 | 第101页 |
5.1.2.2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101页 |
5.2 结果 | 第101-103页 |
5.2.1 铝胁迫条件下AtPrx64-6烟草和野生型烟草根尖铝含量测定结果 | 第101-102页 |
5.2.2 铝胁迫条件下AtPrx64-6烟草和野生型烟草根中的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102-103页 |
5.3 讨论 | 第103-10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7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7-128页 |
附录B GmMATE与GmMATE-TB1的序列比较 | 第128-132页 |
附录C GmMATE-TB1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分析结果 | 第132-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