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情绪效价与情绪智力对出行方式选择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从态度到双重态度模型第12-14页
        1.1.1 态度的概念第12页
        1.1.2 内隐态度的发现第12-13页
        1.1.3 双重态度模型第13-14页
    1.2 关于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一致性研究回顾第14-17页
        1.2.1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同一论与分离论第14-15页
        1.2.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性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页
        1.2.3 情绪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性程度的影响第15-17页
    1.3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1.3.1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性第17-18页
        1.3.2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性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第2章 问题的提出第20-24页
    2.1 问题提出第20-21页
    2.2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21-22页
        2.2.1 理论意义第21页
        2.2.2 实践意义第21-22页
    2.3 研究目的第22页
    2.4 研究假设第22-23页
    2.5 研究流程第23-24页
第3章 情绪诱发材料的选定第24-26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3.2.1 研究对象第24页
        3.2.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2.3 研究程序第25页
    3.3 研究结果第25-26页
第4章 研究一 情绪智力水平对情绪效价、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第26-38页
    4.1 研究目的第26页
    4.2 研究方法第26-31页
        4.2.0 研究设计第26页
        4.2.1 研究对象第26-27页
        4.2.2 研究工具第27-28页
        4.2.3 研究程序第28-31页
    4.3 研究结果第31-34页
        4.3.1 情绪诱发效果第31-32页
        4.3.2 不同情绪效价、情绪智力水平下内隐-外显态度的关系第32-34页
    4.4 讨论第34-38页
        4.4.1 情绪效价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第34-35页
        4.4.2 情绪智力水平对情绪效价、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第35-38页
第5章 研究二 情绪智力水平对情绪效价、内隐-外显态度行为预测性的调节作用第38-46页
    5.1 研究目的第38页
    5.2 研究方法第38-40页
        5.2.1 研究设计第38页
        5.2.2 研究对象第38-39页
        5.2.3 研究工具与程序第39-40页
    5.3 研究结果第40-44页
        5.3.1 情绪诱发效果第40-41页
        5.3.2 不同情绪效价、情绪智力水平下内隐-外显态度的行为预测性第41-44页
    5.4 讨论第44-46页
        5.4.1 情绪效价对内隐态度-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第44页
        5.4.2 情绪智力水平对内隐态度-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第44-46页
第6章 总讨论第46-50页
    6.1 基于联结性-推理性评价(APE)模型的深入讨论第46-47页
    6.2 基于情绪-信息(Feeling-as-Information)模型的深入讨论第47-48页
    6.3 研究结果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乘客群体的启示第48-50页
第7章 研究总结第50-52页
    7.1 研究结论第50页
    7.2 创新之处第50-51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形式金钱概念启动对状态性控制感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识别背景效应及对适应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