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信道编码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喷泉码的提出及发展 | 第13-14页 |
1.3.2 LDPC码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喷泉码概述 | 第16-31页 |
2.1 删除信道及纠删码简介 | 第16-17页 |
2.2 喷泉码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3 几种典型的喷泉码 | 第17-21页 |
2.3.1 随机线性喷泉码 | 第17-19页 |
2.3.2 LT码 | 第19-20页 |
2.3.3 Raptor码 | 第20-21页 |
2.4 喷泉码编码器设计 | 第21-25页 |
2.4.1 LT码度分布序列设计 | 第21-25页 |
2.4.2 编码信息的传递 | 第25页 |
2.5 喷泉码译码器设计 | 第25-30页 |
2.5.1 MP译码算法 | 第25-26页 |
2.5.2 基于高斯消去的译码算法 | 第26-28页 |
2.5.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LDPC码概述 | 第31-41页 |
3.1 LDPC码的表示 | 第31-32页 |
3.2 LDPC码的构造 | 第32-33页 |
3.2.1 Gallager构造法 | 第32-33页 |
3.2.2 有限几何构造法 | 第33页 |
3.3 LDPC码的编码 | 第33-35页 |
3.3.1 基于高斯消去的编码 | 第33-34页 |
3.3.2 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阵的编码 | 第34-35页 |
3.3.3 循环和准循环码的编码 | 第35页 |
3.4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35-40页 |
3.4.1 硬判决译码算法 | 第35-36页 |
3.4.2 软判决译码算法 | 第36-39页 |
3.4.3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喷泉码与LDPC码的级联 | 第41-55页 |
4.1 传统级联码 | 第41-42页 |
4.2 喷泉-LDPC码级联系统的建立 | 第42-51页 |
4.2.1 信道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4.2.2 Raptor-LDPC级联系统方案 | 第42-46页 |
4.2.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6-51页 |
4.3 Raptor-LDPC级联码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 第51-53页 |
4.3.1 Raptor-Turbo级联码 | 第51-52页 |
4.3.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4 喷泉-LDPC级联码的应用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级联码的DSP实现 | 第55-65页 |
5.1 Raptor-LDPC级联码的实现平台 | 第55-56页 |
5.1.1 硬件实现平台 | 第55-56页 |
5.1.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6页 |
5.2 Raptor-LDPC级联码的定点量化 | 第56-58页 |
5.3 Raptor码的编译码算法的DSP软件实现 | 第58-62页 |
5.3.1 Raptor码的编码算法的DSP实现 | 第58-60页 |
5.3.2 Raptor码的译码算法的DSP实现 | 第60-62页 |
5.4 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的DSP软件实现 | 第62-64页 |
5.4.1 LDPC码的编码算法的DSP实现 | 第62-63页 |
5.4.2 LDPC码的译码算法的DSP实现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6.2 未来研究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